文化創意產業在前兩年輿論中,出過好一陣子的鋒頭,但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文創投資的短期報酬率低,或是政府信誓旦旦為文創產業提供資源的承諾,一直讓人有虎頭蛇尾的遺憾,總之,近來台灣文創產業開始漸漸感受到「門前冷落車馬稀」的寒意。難道台灣的文創產業還沒來得及開枝散葉,就要成為「暮去朝來顏色故」的明日黃花嗎? | |
我曾在許多演講中提出,我們其實坐擁全世界最雄厚的文化資本而不自知,因為台灣的文化內容其實就是:「以中華民族5000年的人文藝術為利基,加上台灣 60年來自由、民主、平等的創意發展,所淬煉凝聚而出,具有不偏不倚、兼容長遠、俯仰天地、放眼國際的特質,用之於成就一個有品性、品味與品格的三品大同社會的集體智識。」從這個定義看來,台灣文創產業如果從此自暴自棄,甘心等著做明日黃花,無異於一個手握絕世武功秘訣的文盲,怎一個「可惜」了得! 所幸的是,在文創協會營運的這幾年間,我觀察到不論市場冷熱,台灣總是不缺乏願意在這個產業裡投身奮鬥的有志之士,他們擁有的不只是創意,還懷抱著巨大的熱情。然而,在不同區塊努力的文創人,其實都有著相同的問題,就是該怎麼做才能將創意變成商機,用文化加值產業。 用最精簡的說法,台灣文創產業所欠缺的,除了前面提到沒能活用自身文化的資本之外,也在於不懂得如何使用「國際語彙」。我所說的國際語彙不是單單指語言能力而已,它應該分為兩個層次,第一是「內涵」,第二是「形式」。 就像任何一個意圖國際化的文創企業,雇用熟諳外文的員工只是初始條件,必須鎖定要傳達的文化創意的核心價值,讓其貫徹整個產品與品牌系統;接下來還要尋求透過一個正確的形式,讓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都可以為這個核心價值所感動,而這個形式基本涵蓋進行跨文化的溝通、設計跨文化的包裝、進軍跨文化的通路等等程序,於焉才真正步上一個國際化文創品牌的青雲之路。 這段時間因為接觸一些電影相關的事物,偶然間發現李小龍的傳記報導。從他的身上,我清楚地看到一個成功結合內涵與形式,並發揮到淋漓盡致的文創奇蹟,他的例子也許更有助於一般人了解我所謂的「國際語彙」。他不單是一個拳腳漂亮的武術明星,更是一個腳跨東西文化的知識份子;他是用「國際語彙」來詮釋純粹中國的武學內涵,結合中西合璧的動作、哲學、舞蹈、聲音、故事等等元素,運用超越語言的電影形式,點燃全世界對這個行將過氣的中華體育的憧憬狂想。到了半個世紀以後的今天,他的影響力依然紅火延燒,甚至間接讓武術成為中華文化輸出的一項利器。 |
誠然,法藍瓷的瓷器與李小龍的武術一樣,都是積累千年的文化脈絡,都想在世界舞台上演出新的篇章,而幾經跌撞之後,才發現原來沒有什麼別的訣竅,就是一直努力充實產品與企業所呈現的內涵與形式。
我了解,對於那些還沒有踏進這個門檻的文創人或代工廠而言,摸索與實踐的過程絕對辛苦而漫長,但千里之行、始於足下,開始重視自己的文化,學習國際的語言,台灣文創的明天,依舊有花團錦簇的希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