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總網頁瀏覽量

2010年7月31日 星期六

六大病端禍遊客 望人大代表反映零團費問題

中評社    2010-07-18 


  中評社香港7月18日電/3月導遊“惡女珍”刻薄惡言威嚇內地遊客購物、5月前乒乓國手陳佑銘遊港疑不堪被拒購物“氣死”、本月初河南洛陽團團員拒絕在港購物忿然離團,反遭旅行社遺棄在廣州白雲機場。香港旅遊業接二連三爆出“宰客”醜聞,事件重複發生,一次又一次令香港旅遊業的“惡名”遠播,但每次的補救方法仿彿“門面工夫”,搔不著癢處,但今次“惡女珍”短片繪聲繪影,徹底展現香港部分導遊的惡行,迫使業界和政府不得不對行內6大病態把脈斷診。

香港文匯報報道,為力挽香港“購物天堂”美譽,旅遊業界昨日迅速召開集思會,逐一拆局;會後,旅遊業議會指將託港區人大代表向內地反映零團費問題,又研究多項改善措施,包括要求會員上報團費成本,加強監察,若收費過低便通知內地部門打擊;未來3個月內,檢討導遊底薪傭金制度,以及仿傚內地,研究禁止旅行社以低於成本接待旅行團,及發出溫馨提示單張,提醒導遊及商舖以禮待客。香港旅遊發展局批評旅遊業議會監管不力,建議由港府統一規管導遊發牌。

內地廉價團泛濫 向國家反映遏制

雖然國家旅遊局早年已嚴禁內地旅行社以低於成本價經營旅行團,以杜絕“零團費”,但仍有旅行社鋌而走險推出廉價團吸引旅客訪港。旅發局指出,目前只有15%訪港旅行團參加團費較貴的優質“誠信遊”,其餘85%都是低團費或超低團費的旅行團。業內人士指出,組團社以低價吸客,利潤來源並非團費,而是之後賣團予香港地接社的“人頭費”,所以團費再低,組團社也可圖利。

旅遊業議會總幹事董耀中昨日指出,“零團費”問題關乎內地旅行社的安排,會去信港區人大代表反映內地零團費衍生的問題,希望透過他們讓內地正視問題。旅議會主席胡兆英補充,旅議會理事會成員盧瑞安、馬逢國、廖長江及馬豪輝同時為港區人大代表,希望能代表議會反映問題及意見,最終希望有書面提案。旅行社協會則認為,不應該限制旅行團團費,反而是應該教育旅客“一分錢一分貨”的道理,不應參加低價團。

零團費接待 專責小組研禁止

香港現時約有90間接待內地團的旅行社,當中50間以低價接待內地旅行團。旅行社無法從團費抵銷成本,唯有透過旅客消費抽傭賺錢,更不擇手段強迫旅客購物賺取回傭。

旅遊業議會主席胡兆英表示,為杜絕香港地接社明知有關旅行團團費過低仍接待的弊病,議會正研究要求旅行社將接團價格及成本上報,若出現不合乎成本的旅行團,議會會通知國家旅遊局,亦會研究禁止香港旅行社以低價接團。議會已成立專責小組,研究從源頭解決問題。

導遊無薪靠回傭 研保障基本收入

有旅遊巴司機昨日致電電台節目指,導遊強迫旅客購物時有發生,每10個旅行團至少有3至4團因為購物問題發生旅客與導遊爭執,導遊會以難聽的說話指罵旅客、強迫購物。導遊總工會理事長黃嘉毅表示,80%導遊是“零底薪”、“零小費”;甚至有導遊要“貼錢”帶團,他們要向旅行社支付100至500元的“買團費”,又要代旅行社墊支領隊約800元的薪金,以及墊支車租等雜費,由530至800元不等。導遊“零底薪”,只能透過旅客購物賺取回傭,按照行規,不同貨品分傭比例各有不同,如衣服的傭金是消費金額1至3%、電子用品及手錶為3至5%,珠寶首飾則最高,佔5至7%。他指出,若沒有團員購物,導遊就等於“白做”,甚至連墊支款項亦蝕掉,故旅客購物關係到導遊收入的問題,容易出現惡言辱客。黃嘉毅指“惡女珍”強迫旅客購物事件不可接受,建議從制度方面徹底解決問題,包括規定旅行社向導遊支付服務費作為底薪。旅遊業議會亦將與4個導遊工會開會商討,研究制訂導遊的基本收入、出團費、小費等,保障導遊收入,提升導遊服務質素。 




  考牌門檻低 擬交港府監管

導遊辱罵旅客事件引起社會關注導遊的操守問題。目前全港約有3,000名活躍導遊,香港旅遊及文化發展協進會會長李錦添表示,目前考取導遊證的門檻頗低,申請人只須具備中五畢業程度或認可證書,在港居住未滿7年亦合資格申請,故現職導遊中,70%是內地新來港人士。

他說,正式報考導遊試前,需報讀幾百小時的導遊課程,課程主要教導導遊遇事時如何應變,關於操守教育所佔比重不多。此外,導遊考核分為筆試及口試,前者只需熟讀標準答案就能輕易“過關”,後者則簡單考驗考生香港著名景點就可以合格。

旅發局主席田北俊表示,現時由旅遊業議會負責向導遊發出“導遊證”,每3年才續證一次,批評導遊發牌制度存在問題。他又質疑,議會沒有足夠的資源及人手,加強培訓導遊的專業操守,建議改由港府監察及發證。旅遊業議會總幹事董耀中承認,導遊證有別與旅行社的牌照,沒有監管作用,但是否交由港府或其他機構監管,旅議會持開放的態度。

旅遊事務署發言人表示,旅議會2002年開始設立導遊註冊制度,當中包括考核導遊資格、舉辦培訓班,提升從業員水平。該註冊制度一直運作良好,且不時作出改善。發言人指田北俊建議,將對現有制度作重大改變,須仔細研究。

違規僅停牌罰款 倡嚴重者可釘牌

違規旅行社及導遊,最高罰則可被吊銷牌照及證件,但資料顯示,旅遊業議會裁決罰則時,基本上是以停牌數月或罰款了事,絕少吊銷牌照,阻嚇力明顯不足。以涉及辱罵旅客事件中的金凱國際為例,自2008年5月起,共有4次違規紀錄,其中2次是所屬導遊無遵照守則;“惡女珍”則早有服務態度欠佳的前科,但上次只被停牌一個月,反映監管機關對違規導遊懲處力度嚴重不足。民建聯立法會議員葉國謙表示,港府需檢討現時違規導遊的懲罰制度。

立法會旅遊界議員謝偉俊表示,旅議會是“以罰代管”,他說:“每次出事才重罰,就好像小孩子一樣,平日就讓他們玩火、玩玻璃,一出事就打到飛起。”他指現時缺乏監管旅遊業前線人員的制度,旅遊業議會只要求導遊所屬的旅行社自律,沒嚴肅處理違規問題,認為有需要檢討導遊的發牌制度及懲罰機制,建議引入扣分制,當從業員屢犯不改,即可吊銷牌照。

自己人管自己人 申報制難釋疑慮

行業組織旅遊業議會是監管旅遊業的最主要機構,但議會理事並非由港府委任,而是業界互選投票產生,故出現“自己人管自己人”的詬病,令社會質疑監管者存在利益衝突。典型的例子,便是今次發生辱罵旅客事件的金凱國際旅遊有限公司,其董事周文偉同時是旅遊業議會內地事務委員會的成員。

旅議會總幹事董耀中強調,議會獨立運作,無人可插手,即使主席及委員都不能干預。他解釋,旅行社負責人參與議會的小組,主要是給予意見,不能插手監管和懲處旅行社。旅議會主席胡兆英則透露,將研究要求所有委員申報利益,以作避嫌。儘管如此,監管是否真正到位,仍然令公眾疑竇難解。

工聯會倡議設旅遊局規管旅遊業整體運作

中評社   2010-07-24


  中評社香港7月24日電/“惡女珍”辱罵內地客事件,令香港旅遊業蒙污,各方也要求業界加強規管。工聯會認為,業界競爭激烈,並牽涉利益,要求業界自我監管是緣木求魚,建議政府長遠成立旅遊局,統籌旅遊業整體運作,短期則訂明入境旅客每天團費最低標準,改善業界經營生態。香港文匯報報道,工聯會已去信邀約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劉吳惠蘭下周見面,表達訴求。

旅業監管分散難應變

身兼香港旅議會獨立理事的工聯會副會長梁富華昨表示,香港旅遊業監管架構分散,不適應市場變化,旅發局、旅遊事務署、旅議會等各自為政,並認為旅議會的理事大多數來自業界,只有少數非業界人士,由於業界競爭激烈,難做到業界自我監管。他說,早前參與旅議會召開的特別會議,討論設定最低團費,但有業界代表就住宿、交通等費用各自表述,開會4小時也無結果。所以,他認為,最低團費應由非利益涉及者去釐訂。

建議傚內地統籌運作

梁富華說,“劏客”導遊只是香港導遊界少數害群之馬,不能讓他們拖垮整個行業,只帶客購物的是“導購”而非導遊。他說,政府可仿傚內地、澳門、台灣及泰國等,設立旅遊局,統籌整個旅遊行業運作,並立法確定旅行團法律定義;短期內可訂立入境旅客每天團費最低標準,“泰國規定每人每天350港元,低過規定的旅行團不准入境。”

促禁止“買團”行為

香港旅遊業僱員總會理事余莉華昨表示,有少數導遊向旅行社“買團”,為賺錢會強迫旅客購物回本,應禁止“買團”行為。工聯會立法會議員葉偉明批評政府處理旅遊業問題表現“縮骨”,打擊措施只是“頭痛醫頭”,指業界把所有責任推卸於導遊,對導遊不公道。香港旅遊業僱員總會副理事長林志挺表示,香港導遊無底薪、無保險、無福利及無退休金,希望政府趁最低工資法案通過,為從業員訂立最低工資水平。

內地媒體紛紛反思旅遊市場惡性競爭弊端

中新網   2010-07-30



生活中一些貌似免費的消費,如廉價的報刊雜誌和免費的網絡資訊,實際上消費者以收看廣告等方式付出了成本。 旅行社的“零團費”購物團採取了同樣的道理,旅客以沒有明確購物標準為藉口拒絕付出成本,是一種貪便宜的消費行為。
  一則數月前拍攝的7分鐘的網絡視頻,近日在內地輿論界引發騷動。 它曝光了香港女導遊因內地遊客購物不足便加以辱罵的情景,同時,也把旅遊市場惡性競爭的話題推到了風口浪尖。
  事件源起最近多家內地電視台均播出了拍攝於今年3月的一段網絡視頻:車窗外不時閃過香港街景,一位女導遊在車上辱罵內地旅客購物不足使她丟臉,並且恐嚇威脅不購物的旅客“沒飯吃”、“沒地方住”,言辭激烈。
  視頻播出後,當事香港女導遊成為眾矢之的。 知名的天涯社區論壇上出現討論帖,標題為《速圍觀:香港女導遊把大陸客當孫子一樣教訓! 》一時跟帖者眾多,憤怒譴責不絕於耳。 不少自稱去過香港的網友說,個別香港導遊存在“怠慢內地遊客”的現象,其中也不乏“打擊導遊”和“抵製香港遊”等呼聲。
  據香港媒體報導,“辱客”事件曝光後,國家旅遊局首發遊港服務警示,同行斥她是業界之恥,有輿論甚至稱她“魔鬼導遊”。 7月27日,一度“失踪”的香港導遊李巧珍現身京城公開致歉。 次日,北京當地出版的多家報紙,在頭版顯著位置刊出香港旅遊發展局主席田北俊的表態:2晚3天的香港地接成本,最低要500元到800元,“加上組團社的成本,一千多元是沒法去香港的。”田北俊表示4000元左右的純玩團才能夠保證赴港遊品質,實現“無強迫購物、無自費項目、無附加費”。
  同一天,《北京青年報》發表署名評論員文章稱,旅遊業歷來競爭激烈乃至慘烈,部分實力弱、資質低的旅行社唯一可以倚仗的競爭手段就是競相壓低團費,以致竟有“零團費”、“負團費”的產品進入市場。
  在分析此次“辱客”事件的癥結時,內地多數媒體認為,問題出在旅遊業內的體制不完善和行業惡性競爭上。
  《廣州日報》稱,此事件禍起“零團費”。 據該報介紹,目前超過八成的香港旅行團均為廉價團,旅行社和導遊只能靠團員購物賺取回傭,平均每名團員需要消費數千元才能讓旅行社和導遊有錢賺。 若團員購物花費未達到一定金額,導遊和領隊會倒貼給旅行社。
  窘迫的生存環境,也造成了部分操守欠佳的導遊惡言對待不肯購物的旅客。 內地各大新聞網站,紛紛轉載一篇來自《新聞晚報》的“香港導遊工作調查”,稱香港導遊倒貼錢管食宿,收入全靠遊客購物回扣。 該報導稱,在香港,“購物團”十分普遍,“客團衝突”也不少見,香港導遊的收入主要來自遊客給的小費和購物點給的佣金及回扣,其中回扣是最大的收入來源。 “地接社收到珠寶店給的回扣最高能達到70%。”目前絕大多數香港導遊不但沒有基本工資,在接團時,還要代支遊客食住行的所有開支,然後再從商店給的回扣中賺回來。
  導遊的氣急敗壞,遊客的“死扛不買”,儼然是心存僥倖的買賣雙方之間的一場“博弈”。 對此,《北京青年報》評論文章表示,在遊客與旅行社耐心和意志的較量中,遊客們顯然已佔上風。
  雖然“購物團”飽受詬病,但關於導遊辱客事件深層起因的討論並未降溫。 29日《南方都市報》發表文章說,零團費不是旅遊購物糾紛的根源。 “真正的免費餡餅在市場環境下基本是不存在的,對賣家與消費者來說,這是一場願打願捱的公平交易。”
  文章就目前輿論矛頭指向零團費旅遊團發表了不同看法:生活中一些貌似免費的消費,如廉價的報刊雜誌和免費的網絡資訊,實際上消費者以收看廣告等方式付出了成本。 一般正規的旅行社會對購物團給出明示,事件中的遊客似乎也知道自己參加的是購物團。 但遊客以沒有明確購物標準為藉口拒絕付出成本,是一種貪便宜的消費行為。

香港旅遊如何擺脫佣金之困

中國青年報      2010-07-30

香港特區政府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將到京與國家旅遊局局長邵琪偉商討解決之道,希望商討的措施能讓內地的旅行社有生意做,內地遊客樂意報名赴港旅遊又能滿意而歸,香港旅行社可以賺到錢,香港導遊也有部分固定收入。
      來自香港旅遊發展局的最新統計數字顯示,今年6月單月訪港旅客數字達2619722人次,創下歷史紀錄,較去年同期增長43.5%。 其中,內地赴港旅客為1564062人次,較去年同期增長高達54.5%。 與內地遊客旺盛的赴港旅遊意願同時增長的,還有頻繁發生的香港導遊強迫內地遊客購物事件。 其中原因何在? 27日,香港旅遊發展局主席田北俊在京接受了中國青年報記者的採訪,對此進行了解讀。
  田北俊此次率團赴京,是為了宣傳“誠信優質香港遊”。 該活動是國家旅遊局與香港旅遊發展局於2006年底共同倡導推出的,經過4年的推廣,田北俊認為其效果只能用“過得去”來形容。 “沒有我們想像得好。在香港每年3000萬人次入境游客中,約有1700萬人次來自內地。可以說,內地是我們最重要的客源地。1700萬人次中,有60%~70%的遊客選擇自由行。另外的30%中,商務遊客、探親遊客和團隊遊客各佔10%,團隊遊客大概每年有100多萬人次。目前的數據是,100多萬的團隊遊客中,只有15 %的人參加了'優質誠信香港遊'合作旅行社的團,85%的遊客參加的是非'優質誠信香港遊'團,其中大部分是低價團甚至是零團費團。”田北俊說, “比如,這次出問題的安徽合肥出發的團,他們的團員自己說出團時每人只交了610元團費,行程包括香港和澳門,這樣低的價錢是不可能支撐一個人來港的旅遊成本的。”
  不購物,導遊就開罵,赴港團隊遊中頻繁出現這樣的情況,問題的焦點在於目前香港地接社在接低價團時,帶團購物後普遍收取商家5%的佣金,再與導遊分賬。
  近兩三年來,之所以類似情況特別突出,是因為內地遊客在港旅遊時人均消費能力增加了。“以前人均消費只有幾千元,現在人均消費可以達到一兩萬元,所以5%的佣金額度變大了很多。”田北俊說,以前香港人可能覺得沒有工資,導遊這份工作是做不來的,但現在即便沒有工資,很多人也可以靠5%的佣金賺到錢。 如果一名遊客在香港購買了一兩萬元人民幣的商品,5%的佣金就是幾百塊,一個團隊幾十人如果都買這麼多,這個數字加起來就很可觀了。 這直接導致即使沒有工資,也有人願意去當導遊,去帶團,甚至有人願意貼錢帶團。 但如果團裡的遊客不購物,佣金會變少,導遊壓力就比較大。 “香港的地接社願意接零團費的團,就是因為5%的佣金裡面就算減去導遊的工資,遊客兩天的住宿費、三天的用餐費和交通費,他們還能賺錢。 ”田北俊告訴記者。
  “商店給導遊佣金,可以說在全世界都有這樣的慣例,我覺得這也是正常的。但是,最近在香港發生的情況是,導遊在遊客不購物的情況下,謾罵遊客,我認為發生類似情況是不應該的。”田北俊說。 而近期發生的事件,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也使香港旅發局獲得了一個宣傳推廣“優質誠信香港遊”的契機。 目前,香港旅發局已經與全國27個城市的78家旅行社直接建立了“優質誠信香港遊”合作。 田北俊表示,“希望有更多的人了解參加低價團就可能會遇到強制購物的情況,希望有更多人參加'優質誠信香港遊',了解我們產品的理念是無指定購物、無任何附加費、無強迫自費項目。”
  旅發局是香港特區政府的法定機構,其職責是在國外和內地推廣香港旅遊。 “香港發生的此次事件雖然不在我們職責範圍內,我們也很關注。香港的旅行社和導遊給我們提了一些意見,此次我們希望把一些看法和建議反饋給國家旅遊局。”田北俊說。 他提議,不管內地組團社出發時團費是多少錢,無論旅行社和遊客選擇哪種價位的交通方式到香港,入境時,每個人團費最少還要有500~800元人民幣,這包括酒店標準間兩天住宿費、三天的用餐費和交通費,這是保障在香港旅遊的成本價位。
  據田北俊透露,香港特區政府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近日將到京與國家旅遊局局長邵琪偉商討相關問題的解決之道。 希望商討出一些可行的措施,讓內地的旅行社有生意做,內地遊客樂意報名赴港旅遊又能滿意而歸,香港旅行社可以賺到錢,香港導遊也有部分固定收入。

內地輿論界紛紛反思旅遊市場惡性競爭弊端

中國經濟網     2010年07月30日


  一則數月前拍攝的7分鐘的網絡視頻,近日在內地輿論界引發騷動。 它曝光了香港女導遊因內地遊客購物不足便加以辱罵的情景,同時,也把旅遊市場惡性競爭的話題推到了風口浪尖。

  事件源起最近多家內地電視台均播出了拍攝於今年3月的一段網絡視頻:車窗外不時閃過香港街景,一位女導遊在車上辱罵內地旅客購物不足使她丟臉,並且恐嚇威脅不購物的旅客“沒飯吃”、“沒地方住”,言辭激烈。

  視頻播出後,當事香港女導遊成為眾矢之的。 知名的天涯社區論壇上出現討論帖,標題為《速圍觀:香港女導遊把大陸客當孫子一樣教訓! 》一時跟帖者眾多,憤怒譴責不絕於耳。 不少自稱去過香港的網友說,個別香港導遊存在“怠慢內地遊客”的現象,其中也不乏“打擊導遊”和“抵製香港遊”等呼聲。

  據香港媒體報導,“辱客”事件曝光後,國家旅遊局首發遊港服務警示,同行斥她是業界之恥,有輿論甚至稱她“魔鬼導遊”。 7月27日,一度“失踪”的香港導遊李巧珍現身京城公開致歉。 次日,北京當地出版的多家報紙,在頭版顯著位置刊出香港旅遊發展局主席田北俊的表態:2晚3天的香港地接成本,最低要500元到800元,“加上組團社的成本,一千多元是沒法去香港的。”田北俊表示4000元左右的純玩團才能夠保證赴港遊品質,實現“無強迫購物、無自費項目、無附加費”。

  同一天,《北京青年報》發表署名評論員文章稱,旅遊業歷來競爭激烈乃至慘烈,部分實力弱、資質低的旅行社唯一可以倚仗的競爭手段就是競相壓低團費,以致竟有“零團費”、“負團費”的產品進入市場。

  在分析此次“辱客”事件的癥結時,內地多數媒體認為,問題出在旅遊業內的體制不完善和行業惡性競爭上。

  《廣州日報》稱,此事件禍起“零團費”。 據該報介紹,目前超過八成的香港旅行團均為廉價團,旅行社和導遊只能靠團員購物賺取回傭,平均每名團員需要消費數千元才能讓旅行社和導遊有錢賺。 若團員購物花費未達到一定金額,導遊和領隊會倒貼給旅行社。

  窘迫的生存環境,也造成了部分操守欠佳的導遊惡言對待不肯購物的旅客。 內地各大新聞網站,紛紛轉載一篇來自《新聞晚報》的“香港導遊工作調查”,稱香港導遊倒貼錢管食宿,收入全靠遊客購物回扣。 該報導稱,在香港,“購物團”十分普遍,“客團衝突”也不少見,香港導遊的收入主要來自遊客給的小費和購物點給的佣金及回扣,其中回扣是最大的收入來源。 “地接社收到珠寶店給的回扣最高能達到70%。”目前絕大多數香港導遊不但沒有基本工資,在接團時,還要代支遊客食住行的所有開支,然後再從商店給的回扣中賺回來。

  導遊的氣急敗壞,遊客的“死扛不買”,儼然是心存僥倖的買賣雙方之間的一場“博弈”。 對此,《北京青年報》評論文章表示,在遊客與旅行社耐心和意志的較量中,遊客們顯然已佔上風。

  雖然“購物團”飽受詬病,但關於導遊辱客事件深層起因的討論並未降溫。 “真正的免費餡餅在市場環境下基本是不存在的,對賣家與消費者來說,這是一場願打願捱的公平交易。”

  文章就目前輿論矛頭指向零團費旅遊團發表了不同看法:生活中一些貌似免費的消費,如廉價的報刊雜誌和免費的網絡資訊,實際上消費者以收看廣告等方式付出了成本。 一般正規的旅行社會對購物團給出明示,事件中的遊客似乎也知道自己參加的是購物團。 但遊客以沒有明確購物標準為藉口拒絕付出成本,是一種貪便宜的消費行為。

2010年7月28日 星期三

陸放寬旅遊市場准入

  • 工商時報     
  • 2010-07-27

  根據中國政府網在26日在網站上公布的加快發展旅遊業的報告指出,將放寬旅遊市場准入,加大對旅遊企業和旅遊項目的融資授信支持,並積極引進外資旅遊企業,逐步對外商投資旅行社開放經營中國公民出境旅遊業務。此政策開放對台灣旅行社來說是一大利多。

 中國大力推廣旅遊業發展的政策包括放寬旅遊業市場准入、鼓勵各種所有制企業依法投資旅遊產業;推進國有旅遊企業改組改制,支持民營和中小旅遊企業發展,支援各類企業跨行業、跨地區、跨所有制兼併重組等。此外,要積極引進外資旅遊企業,在試點的基礎上,逐步對外商投資旅行社開放經營中國公民出境旅遊業務;推進旅遊管理體制改革;支持各地開展旅遊綜合改革和專項改革試點。

 時報旅行社總經理趙政岷表示,中國政府對於外商經營旅行社規定非常嚴格,外商旅行社不能經營中國民眾出國旅遊的業務,只能承接中國國內旅遊的業務,時間必須達到3年。

 現在台灣只有燦星旅行社在中國大陸經營旅遊業務,其餘社在中國都是以靠行的方式和中國大陸旅遊業合作,或是以諮詢顧問的方式的擦邊球的方式,進入中國旅遊市場。

 如果中國政府現在決定大力推廣旅遊產業,且以全面性的方式從地方政府到金融業等等來全力支持旅遊業的發展,最重要的是中國政府已決定逐步放寬對於外商進入中國經營旅行社的規定,趙政岷解讀此政策對旅遊業來說將是一重大改變。

 中國旅遊業市場將會進入新的競爭狀況,各國的旅遊業者都會想進入中國,搶奪全球最大的旅遊市場,預期台灣業者將會加速積極準備登陸中國大陸市場的計畫。

 此外,中國政府也將加大對旅遊企業和旅遊專案的金融支援,包括加大對旅遊企業和旅遊項目的融資授信支援,合理確定貸款期限和貸款利率;符合條件的旅遊企業可享受中小企業貸款優惠政策。

 中國政府也將讓旅遊業與金融業更加緊密合作,鼓勵消費金融公司在試點過程中積極提供旅遊消費信貸服務。積極推進金融機構和旅遊企業開展合作,探索開發適合旅遊消費需要的金融產品,增強銀行卡的旅遊服務功能,積極鼓勵符合條件的旅遊企業在中小企業板和創業板上市融資。

2010年7月25日 星期日

各國入華搶遊客出境游上演牛市行情

華夏時報|2010-07-24



  近日,國家旅遊局最新公佈的一組數據再次證明了國外旅遊市場對中國遊客的巨大吸引力。 今年上半年,我國出境旅遊人數同比增長16%。 預計全年出境旅遊人數將有望達到5300萬,業界稱之為我國出境游正呈現“牛市行情”。
  頗有意味的是,世博會開幕近3個月來,各國旅遊機構和航空公司紛紛加緊了對中國市場的攻勢,一場借世博名義的掘金運動拉開了序幕。
  旅遊業的世博營銷
  出遊新馬泰曾是中國人最熱衷的度假項目,但目前這些中短程的亞洲遊不斷受到激烈的市場競爭衝擊。 目前,全球已有139個國家成為我國出境旅遊目的地,低價戰略已很難籠絡住中國客源。
  此次世博會上,新馬泰不約而同地將旅遊作為重點展示內容,集中於本土文化和新興旅遊景點的推介。 其中,新加坡和馬來西亞世博參展的主導部門正是本國旅遊局。
  上海世博會馬來西亞館館長施月季曾在旅遊部任職,她告訴記者,此次世博會馬來西亞重點推介了檳城和馬六甲兩座城市。 “在這裡,同一條街道上可以看到華人的廟宇、馬來人的回教堂、印度人的佛像、天主教堂、基督教堂。這就是馬來西亞特別的文化。”
  相比之下,新加坡的世博營銷更偏重新景點和高端旅遊項目。
  “我們藉力世博會推薦的一些重點旅遊項目包括這兩年正如火如荼進行的F1比賽和2010年首屆夏季青少年奧運會。濱海灣金沙和聖淘沙名勝世界這兩座綜合娛樂度假勝地相繼亮相,遊客探險樂園、新加坡體育城和國家藝術館也都是世博會上重要的展示內容。”新加坡旅遊局世博署助理署長潘景開這樣告訴《華夏時報》記者。
  6月末,各大媒體爭相報導的新加坡高樓頂層長150米的“無邊際游泳池”正位於潘景開所說的濱海灣金沙的金沙空中花園。 這個新加坡的新地標直指高端消費群,僅餐飲一項就雲集了全球極具盛名的7位名廚。 這正是瞅准了中國出境游強勁的消費力。
  據調查,我國出境游客呈現明顯的“三高”特徵,即高學歷、高收入和高消費。 中國旅遊研究院副院長戴斌表示,購物是出境游花費最多的項目,人均旅遊花費在1000美元以上的遊客佔遊客總數的93.6%。
  亞洲之外的更多國家也在藉世博進一步打開中國旅遊市場,美國是很典型的一個。
  6月16日,美國洛杉磯旅遊局在上海世博園組織了一場演出,演出現場發出出遊邀請。 據外媒報導,一個來自世博會主辦國的上萬人大型旅行團已在遊覽洛杉磯,此行費用高達8000萬美元,這讓處於低迷狀態的洛杉磯旅遊業2010年6月重現生機。
  此前一周,得克薩斯州州長親自率隊到訪上海世博會,意在推動與中國在經濟開發及旅游資源方面的合作。 世博會的“緻禮得州週”期間,旅遊發展論壇和各式得州文化展演成為主體內容。
  6月末,美國佛羅里達州旅遊局又來到上海做推介會。 2009年,佛州的海外遊客達到了960萬,其中中國遊客約為76000人。
  此外,紐約、夏威夷等旅遊局也都在2010年加緊了對中國市場的開發。
  巨大的增長潛力是美國各州不遺餘力開拓中國的重要原因。
  美國2007年底成為中國公民出境游目的地之後,赴美遊增長迅速。 即便是在全球旅遊業遇冷的2009年,共有49.3萬中國人赴美,比上年增長4%。 據美國經濟預測師預計,在未來5年,中國遊客赴美旅遊將以每年超過10%的速度增長。 按照這個速率,到2013年將有80.6萬人次的中國遊客到美國旅遊,中國在各國赴美旅遊者數量榜上的排名將從第16位上升到第10位。
  2009年,有33%的出國旅行者前往歐洲、大洋洲、美洲、非洲等長線目的地,這是我國出境旅遊的高端市場。 中國國家旅遊局曾做過統計,平均每個國內游客在美國的消費金額是6000美元,這也極大地鼓動了美國極力打開中國市場的熱情。
  為了抓住中國這一潛力股,美國在世博期間還加緊了放寬赴美旅遊簽證審批、擴大簽證範圍的溝通工作。
  據悉,5月27日,美國旅遊協會總裁兼CEO羅傑·道找到了美國駐華大使,希望改善簽證批准流程,適當引入遠程視頻簽證的方式。
  航線密集增多
  另一方面,一向與旅行社捆綁打造中國市場的航空公司也正在加大對中國市場的投入。
  記者從加拿大航空公司了解到,從2010年6月起,加航將從北京和上海每日雙飛加拿大,每週直飛航班的數量增至28個。 加航也計劃在2013年開通廣州直飛溫哥華航線,進一步加強中國與加拿大的空中紐帶。
  “去年12月份,中國政府批准加拿大成為旅遊目的地國家,使得中國公民更容易訪問加拿大。根據加拿大會議局的一項調查,預計到2015年,每年前往加拿大旅遊的中國公民將增加50%。”加拿大航空總裁及首席執行官羅凱力說。
  其實,對中國市場念念不忘的遠不止歐美的航空公司,許多亞洲航空公司早在世博會召開之前便已經開始了佈局。
  文萊皇家航空公司從2010年3月28日起,就已經重新開通往返“文萊斯里巴加灣市—上海浦東機場”航班,每週往返4班。 文萊航空表示,本次開拓文萊飛往上海的新航線,以滿足因2010年上海世博會而增加的商務及旅遊需要。
  同樣,阿聯酋航空將於2010年8月1日啟用空客A380超大型客機直飛迪拜往返中國北京的每日定期航班。 阿聯酋航空集團總裁蒂姆·克拉克表示:“中國與阿聯酋的貿易額正以每年平均36%的速度穩步增長。此外,阿聯酋自去年正式成為中國公民出境組團旅遊目的地國家以來,來自中國的休閒旅遊遊客大幅增長。因此,我們的A380航班將用於支持往來中國的航空旅行需求,從而使北京—迪拜航線的客運能力提高近50%。”
  此外,之前關閉的至中國航線也紛紛復航,並在附加服務上升級換代。
  墨西哥航空在世博會前夕恢復了上海浦東國際機場至墨西哥城國際機場的航線,並提供了更有競爭力的服務。
  “我們在往返上海—提華納的航班上提供了中文空中翻譯服務。當遊客在提華納國際機場落地後,機場出入境處有中文翻譯員協助乘客辦理出入境手續,並有轉機引導服務。”墨西哥航空工作人員對記者說,為了滿足中國旅客的需求,墨西哥航空在上海出發的航班上提供中餐,而墨西哥出發的航班上,提供墨式風味餐,其中公務艙餐食皆由墨西哥最著名廚師精心設計。 在兩頓正餐之間,還提供可自取的簡餐及小點心服務。
  另據新加坡航空方面表示,在上海世博會來臨之際,新加坡航空採用配備了最新客艙產品的B777-200改裝型客機直飛上海、北京航線。 “這是服務上海世博會,更體現出新航對中國市場的重視和信心。”新航中國區總經理蔡建華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