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頭很重要,因為第一印象主宰人類很多行為。網站有七秒定律,演講的開頭往往決定了大半。同樣地,消費者對時間的容忍度愈來愈低,讓消費者願意在你身上花時間經常成為成敗關鍵。創新地把握開頭四十七秒鐘,受用無窮。
─關鍵47秒─
八○、九○年代,傑佛瑞‧凱森柏格(Jeffrey Katzenberg)是迪士尼最具分量的一哥級人物,可以想見他也是十分地忙碌。有非常多的劇本作家想要得到青睞,卻不得其門而入。
有位作家知道凱森柏格每天早上坐車會經過警衛大門,因此把一個小包裹,託門房警衛在車子經過時轉交。他沒有選擇用紙本,而是用一卷錄音帶。如果是直接給劇本,當場可能就會被拒絕,因為公司規定不能接受作家直接繳件。
凱森柏格經過門房,收到這個包裹後打開來看,上面寫了一段話:「如果你有四十七秒鐘的空閒時間,也許會對錄音帶的內容感到興趣,這四十七秒剛好是你的車子從進門到停車場的時間。」凱森柏格很好奇地聽完了這卷錄音帶,當中用音效、旁白等聲音表達了作者精采的劇本,果然,作者過幾天後就接到電話通知去面談更多細節。(註1)
作者的奇襲策略成功,這個小故事給我很大的啟發。
一、認真作功課:四十七秒的計算以及對大人物的行動時間掌握,是吸引凱森柏格注意力的重點。
二、跳過競爭對手與干擾,直接與關鍵人物取得對話的機會。
三、用四十七秒錄音帶表現自己的劇本的特色是一個創新,創新往往為自己帶來很多的優勢,並讓人印象深刻。
四、重點是取得「下一步」的機會,這跟履歷表一樣,重點不是用履歷表取得工作,而是用履歷表獲得面談的機會,目標要定位清楚。
五、大人物往往都很忙,關鍵的時候要會表現自己,掌握關鍵時機,平常就要充實,以免技窮。
馬英九先生也經常提到自己的一個例子,說明他以前如何在短短地幾秒鐘時間內,把握機會,讓前英國首相柴契爾夫人印象深刻。柴契爾夫人一路走過來,與很多人短暫握手,他一直在苦思,要怎麼樣才會吸引夫人的注意,輪到他跟柴契爾夫人握手時,他說道:「柴契爾夫人,我來自台灣,我們現在面臨一個很嚴重的問題。」果然就吸引鐵娘子的好奇,停下腳步進一步追問,話匣子於是就打開了!
開頭很重要,因為第一印象主宰人類很多行為。網站有七秒定律,演講的開頭往往決定了大半。同樣地,消費者對時間的容忍度愈來愈低,讓消費者願意在你身上花時間經常成為成敗關鍵。創新地把握開頭四十七秒鐘,受用無窮。
註1: 本案例選自“Do something different”, 作者: Jurgen Wolff。
延伸思考
1. 有沒有機會在消費者意想不到的地方與他們溝通?
2. 在什麼環境下,消費者能夠有空閒並專心地了解你的商品或服務?
─命名的創意─
幾年前在英國,我從金士頓(Kingston)坐公車前往倫敦希斯洛(Heathrow)機場,途中經過一家家具店十分可愛,店名叫做「Sofa so good」,讓我在車上笑了很久。名字取得真好,這個沙發還真是So far so good。想想我們身邊有多少大家朗朗上口的名詞:「OK繃」、「釘書機」、「立可白」、「手電筒」、「電梯」、「水龍頭」、「自動筆」等,嚴格看都是莫名其妙、不合文法、或是無厘頭的名詞,現在一點也沒有人覺得奇怪。麻豆(Model)、粉絲(Fans)、轟趴(Home party)等,是有點Kuso的音譯,也都完全讓人接受而廣為流傳。
北歐櫥窗為了推廣設計品,經常需要用簡潔有力且生動的名字來介紹產品,一方面能夠讓消費者覺得耳目一新,另一方面更重要的也要能傳達產品的特色,因此也運用了上述的原理,發明了一些有趣的商品名稱,例如「C吸D」、「耳音響」、「抹布伴侶」、「銀蘋果煙灰缸」等,替行銷省了不少力氣。
大部分的時候,有時我們要翻譯國外已經有的原文,轉化之後取個漂亮又本土的名字。先舉一些大家都知道的例子:
可樂:渴的時候,喝了就「可以」很樂,真是太美了。
卡拉OK:原指無人伴奏樂隊,翻成「卡拉」才夠看,才夠OK有力。
摩托車:原指自動腳踏車,用音譯的方式來呈現中文,也挺好玩。
牛仔褲:jean的起源跟牛仔一點關係也沒有,但叫「礦工褲」應該紅不起來。
品牌名也要簡單好記:
LV:Louis Vitton太多人不會唸了,叫LV也比較能連結它的logo。
Moto:連Motorola這樣簡單的單字也要省,這樣才夠順口好唸。
IKEA:這麼簡單的字,還是取了個「宜家」的中文名。
Van Cleef & Arpels:你知道是什麼嗎?講「梵克雅寶」大家才記得住。
像北歐櫥窗有個產品,是丹麥的鼎狀玻璃花瓶,灰裡透綠,原文寫的是”vase, smoke”,於是我們連結了中國感覺,以「寒煙翠花瓶」為名,非常受到歡迎。另一個設計是用保溫材質包在茶壺的外面,好像穿衣服一樣,所以丹麥人幫它取了個名字叫Tea-shirt,我們實在想不到中文有更精采的翻譯,就沿用原文。就像iPod,不算難唸,所以也沒有去翻譯了。
翻譯一般強調「信、雅、達」,但如果是要做行銷,還要加一個「俗」,這個俗指的是通俗,不是俗氣,達到「雅」「俗」共賞的境界!如果再帶一點幽默或是創意的靈光,那就很容易走紅,像日本第一名投松阪大輔叫 Dice-K(日語是Daisuke,Dice-K比喻他有六種變化球,投球好像擲骰子一樣,在六種球路中選擇一種,K掉打者),這樣精采又好記的字就會不脛而走。
順便提到一個有趣的觀察,我發現台灣會風行的名詞,很多有一種「草莽性」跟「俗而有力」的特性:手機要叫「大哥大」;到小吃店,看到一盤菜叫「大陸妹」;走到精品店去找一款「水餃包」或是「八爪戒」;到藥房買個「威而剛」;連電腦用品都可以叫「大姆哥」或是「大補帖」,這些都是用現有大家能理解的經驗,來推廣一個新的概念或產品。只是台灣人好像特別喜歡這種俗又有力的名字,深入去分析,可以發現很多蘊藏的社會現象。
觀察別人取的成功名字,可以從中得到很多啟發,也能訓練創意。
延伸思考
1.你的產品或服務,是否具有一個記憶度高的名字?取名時有時會不會為了譁眾取寵而造成反效果?
2.一系列商品品項很多時,是否消費者真的能認識商品特色,還是可以考慮取個副名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