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總網頁瀏覽量

2009年12月14日 星期一

三點跡象,談2010年必須注意的「反外包趨勢」

天下雜誌Web Only      2009/12

周五來一個大題目。2010年一步一步的近了,我們開始在思考那會是怎樣的一年?我曾預測2009年就和2001年一樣,在風暴後萌發出新的商業模式基礎,今年到底已經確定看到APP的興盛、手機的新方向,甚至連Friendster這星期宣布以1億美元賣給馬來西亞的廠商也讓人看到網路全球化的另一特色(這點下次再討論),那,2010年還可能發生什麼大事?
我認為是──「反外包」趨勢。



首先,我們先看看「廣告」這部份。這個月,許多網站現在開始爭相開放自己的「DIY上廣告系統」。

什麼是DIY上廣告?

就是說,你可以透過網路介面,在夜深人靜時自行下廣告。你說,以前的網站或媒體也可以這樣啊?它有一條「廣告專線」,打過去就有人接聽;但,這個人不可能24小時都接聽,而且可想像對方可能需要我們簽定合約,如果我只是一個小小的個人,什麼公司也沒有,可能也只下一天的廣告試試看,預算只有…100台幣,就沒地方可以下廣告了。從前的媒體除了報紙分類廣告外從來不關心這些小小廣告主,而搜尋引擎如Google是最早讓「DIY廣告」真正的流行起來的,但真正讓其他網站了解到「我們也可以做」則又是從Facebook開始。大家一開始不知道Facebook的商業模式會搞得多創新,搞到最後原來只靠「廣告」就可以做到損益兩平還被許多人士持續看好,他們才知道,真正的夢想不是在廠商要廣告,而是讓個人下廣告。這些廣告平台遠比想像簡單,只要你有一張「信用卡」,就可以下自己的廣告。

這個星期,我們連番看到Web 2.0推文網站「Reddit」已經跟著開放DIY上廣告系統,他們每天的預算從20美元到1萬美元,和其他同等級的廣告商採輪播方式,廣告會置頂在列表裡。接下來,《紐約時報》開始更大聲推廣他們有這套系統,目前他們說,每天上線可設50美元到一萬美元不等,廣告目前仍以CPM計價(這點讓它有點遜),目前是每CPM共8美元(感覺是便宜的),不過如果要更精準則一個條件加2.50美元(譬如你要加州的,就要加2.50美元),最近還有特別促銷價,在他們部落格平台出了只要5美元CPM的大優惠。再者,大約四周前也傳出連交友網站「PlentyOfFish」也推出了DIY上廣告系統,但這個連結後來不知為何被拔除,現在到該網站去看到的並不是自動DIY系統,可能還在測試中……!這個趨勢,其實又加上喊了三年在今年底突然有發威趨勢的「超地方新聞」(hyperlocal news)所帶來的「超地方廣告」,也就是讓全球的廣告主輕鬆的到任何地方,其中一家公司PaperG才剛剛成功募新一輪創投資金,以上這些,都會讓更多更多又更多的網站,讓企業可以進去一一下廣告。

這,就是「反外包」的第一步。十年來網路讓人們愈來愈方便,接下來,它會用同一個手法,讓企業也愈來愈方便,就如同以前或許每一個印刷品都要請工廠來印,現在你有一台印表機和Word就可以做出基本的精美的東西;以後許多現在外包的東西也可以被取代,於是,企業又將許多瑣碎的事情,重新拿回自己的手中管理、處理、清理、受理、經理……。

不過,其實這樣還不構成「反外包」。因為,企業還需要有「人」來操作這些才行。目前許多外包不是因為企業不想自己做,而是他們「不會做」。不會做,所以請外面的人來做。「反外包」要構成氣候,一定得讓這些企業有「人」才行。

這樣的「人」,這樣的專員,會是誰?

我們先入為主的都會是「網路行銷人才」,更棒的是找來一位「社群經營經理」。不過,這星期在美國《Businesweek》又還有篇重要文章,提到大廠IBM最近需要的,又是另外一種人:
他們正在積極徵才的一種人,就是「analyst」。這樣的工作或許聽起來還是太高階,那就叫做「分析專員」好了。

他們說,目前在IBM網站上一共有高達2500的「分析專員」的職缺,其中有60%並不要求工作經驗,大學畢業就可以直接過來了!它甚至更積極的跑去和Fordham大學的商學院共同開設了一系列的「商務分析」課程,這些課程強調的不只是理論,重要的是會讓學生「實作」真正在網路上的資料,和真正的企業內部的客戶資料做資料比對等等。

為什麼?網路有龐大的資料量,我們就不必講了;要找到這些資料,單單搜尋引擎要怎麼靈活運用就是一個問題。另外,現在許多資料更是被「關在家裡」,到每個網站裡面搜尋都需要不一樣的技巧,說不定還需要其他會員的幫忙才可以完成,就以Facebook一個網站為例,目前每年增加1.5 petabytes的資料,要怎麼有效搜尋這些資料,這都是knowhow!這些資料有用嗎?文章對400位高階主管做市調,問問他們近期的經驗,結果這些高階主管異口同聲表示,若有資料在後面,表現的會比傳統的方式要好。這是一個「實際知識」超過「直覺」、「當下研究」超過「多年經驗」的世代,想在2010年奪冠,靠的不是60歲的老經驗,而是一群「很會研究」的25歲青少年!

綜合以上,我們值得好好的看看這個「反外包」的新趨勢,這邏輯如下:

第一、企業出現更多非本業、非編制內的事情要做:有一些事情是短期的,但有些是長期、瑣碎、無法訂KPI的,加上主管發現已經不是大事才找顧問公司,小事有資料也很好,這時候,顯然最好的方式還是聘請全職員工──企業愈來愈發現,外包一個官網,結果只是「one of them」,回家以後還得自己維護,乾脆聘人長期做,這個意願,開啟了「反外包」世代的第一個先天條件。

第二、有些網站提供更低成本(或免費)的工具來處理這些編制外的事情:有些事情被一些網站弄得更簡單、更好用,有些事情以往根本不能靠網站做的,就如剛剛所舉例在這個月全部一起冒出來的「DIY上廣告系統」,都可以處理了,現在差的,就只剩下真正能操作這些工具、又合乎成本預算的「人」。

第三、年輕人在各國目前處於比二十年前還糟的劣勢:大概除了中國大陸內地以外,年輕人其實是比較吃虧的一群;大學生底薪年年降低,出來還找不到工作。如果年輕人另有地方可去,那企業因為上面第一點和第二點而去耗成本增聘新員工的意願就會降低,但現在年輕人正是「史上最慘」的世代,因此他們有絕對足夠的理由去學習新的東西,以極低薪被企業聘用來試試第一點和第二點,然後更有趣的是,從前企業或許還會猶豫,找個年輕人來做網路行銷是否太浪費?現在年輕人還多一件事情,也就是IBM這邊所透露的「分析專員」的工作,忙得很,企業終於開始找尋這樣的人才,從這邊開始,繼續「反外包」的旅程!

當「反外包」來了之後,我們當然可以說,像「證照」、「教育訓練」,這些產業都會因此蓬勃發展;甚至外包廠也開始「SAAS」,也就是改以月租費、人工介面來管這些外包專案,永續下去,想停隨時停……,但想得更高遠的創業家當然想的不只這些「傳統產業」。

有沒有其他更有趣的模式,又來像網路這樣,剛剛說的這些事情「又更簡單一點」?

這是一個比網路趨勢還要更大一點的趨勢,關鍵掌握在這些起薪低、年輕人手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