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兩岸開放大陸觀光客來台旅遊才短短二年間,已經有突破性的進展,對台灣相關產業有相當的提升效果。本文將討論陸客來台旅遊的現況、問題與未來的走向。
二、陸客來台將邁入百萬,帶動台灣觀光產業的發展
2005年時任中國國民黨主席的連戰先生,突破兩岸六十年的隔閡,赴大陸進行「和平之旅」,與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共同發表五項願景和共識,開啟兩岸關係正常化的新局。接著2008年台灣政黨輪替後,國民黨重新執政,大幅推動兩岸經貿正常化的政策,讓有利於海峽兩岸和平發展的政策一一落實,共創兩岸雙贏的結果。
其中跟旅遊業有關的就有二項,一個是落實兩岸直航,另一個就是開放大陸居民赴台旅遊。這二項對兩岸往來與經濟發展均有相當大的貢獻。過去兩岸往來均需經過第三地中轉,費時且費事十分麻煩,動輒耗費整天的航班時間,相當不效率,企業無不引頸期盼的兩岸空運及海運直航。現在兩岸直航落實後,兩岸一日生活圈儼然已經成形,大大縮短兩岸人民的距離。以北京往來台北為例,以前經香港或澳門等第三地轉機,需要耗費一天的時間之久。從北京飛到台北,直航航程縮短至三個多小時的時間,當日即可來回。無論對觀光或是工作的旅客而言,都十分便利。
另外一項重要的工作,就是大量開放了大陸地區人民赴台旅遊。過去只有台灣旅客能到大陸觀光,現在大陸旅客也能到台灣旅遊。根據台灣觀光局統計,去(2009)年有來台54萬的陸客來台了,今(2010)年1到7月中國大陸來台旅客已經達到74萬人次,不到半年就超過去年一整年的數量,今年全年可望輕鬆突破一百萬人次。
從來台國際旅客比較的數字來看,2010年1-7月來台旅客累計316萬102人次,與去(2009)年同期相較成長28.55%。觀光局的旅客統計,包含來台進行觀光以及來台從事業務的旅客,其中「觀光」目的旅客為184萬1,393人次,成長45.44%,「業務」目的旅客為54萬3,236人次,成長21.91%。
主要客源市場人次及與去(2009)年同期比較之成長率分別為:日本59萬8,925人次(7.41%)、港澳45萬927人次(5.89%)、韓國12萬4,014人次(20.91%)、中國大陸96萬9,208人次(78.63%)、美國23萬6,459人次(12.77%)、新加坡12萬2,224人次(26.80%)、馬來西亞14萬3,230人次(96.84%)、歐洲11萬7,433人次(2.72%)、紐澳4萬106人次(11.39%)。
由以上數據可知,2010年1-7月來台旅客合計近97萬人次,成長了78.63%,如果光看來台觀光的陸客人數為74萬人次,成長率高達157.24%,非但為各國來台人數最多的,也是成長率最快的國家。易言之,中國大陸的旅客已經成為台灣觀光市場最主要的客源。
進一步分析其對台灣市場的貢獻程度,陸客來台人數兩年來已經超過128萬人次,以每次停留七天,每人每天消費兩百五十塊美金,估算總消費規模達到661億新台幣,帶動台灣的航空業、旅遊業、餐飲業、飯店業、運輸業、百貨業及相關行業的快速發展,對台灣經濟發展具有相當的推進效果。
三、旅遊是促進彼此認識最好的工具
同樣的,台灣至大陸的旅客也十分可觀,引用大陸國家旅遊局的數據,2009年全年台灣民眾入境大陸人數超過445萬人次,其中有很大部分就是到大陸觀光。兩岸雙向旅遊不斷增加下,除了增進經濟發展外,最重要的是,透過人員的實際來往與交流,將能大幅增進彼此的認識,消弭雙方的歧見。
過去在媒體的誤導下,台灣民眾經常對中國大陸有嚴重的誤解,如誤以為大陸民眾不文明,中國大陸的食物都是黑心食品等偏見。等到實際到對岸旅遊後,才發現大陸民眾跟我們也十分相像,多數人都是和善文明,各大城市更是繁榮進步,有些建設甚至已經超越台北。
大陸不也有類似的情況?過去許多大陸民眾誤以為台灣每個人都是主張台灣獨立的偏激份子,動輒像立法院的立法委員一樣,一言不合就會打成一團。陸客來台旅遊之後,就會發現台灣人相當有禮好客,主張台獨的人只是少數而已。兩岸旅遊可增進兩岸人民的接觸與瞭解,縮短雙方的心理距離,對兩岸關係的和平發展有極大的幫助。
四、推動台灣特色旅遊
經過二年的發展,兩岸旅遊已經進入一個新紀元,大陸旅客來台數量從過去的零星旅客,到今年即將突破百萬人次。隨者旅遊人數的不斷增加,雙方人民認識愈來愈深,互動也愈來愈多。不過我認為這只不過是開端罷了,未來還有很大的成長空間。
首先,旅遊內涵可加以改進:多數大陸旅遊團行程大同小異,都是到日月潭、阿里山、台北故宮和101等地,這些景點固然都值得一遊,但只是台灣的一小部分,而且全省走馬看花難以深入體驗台灣特有的人文與民俗風情。未來應增加一些具有特色的深刻主題之遊,例如民俗旅遊、文化之旅、美食之旅、觀光醫療之旅、生態之旅、追星旅遊及自行車環島等特色旅遊。
以民俗旅遊為例,大陸朋友可考慮參加大甲媽祖遶境活動,其為全台灣非常重要的宗教慶典,大甲媽祖九天八夜步行三百四十餘公里,到新港鄉奉天宮遶境進香,所到之處萬人空巷,異常精彩。該項民俗活動相當具有特色,融合宗教、民俗、文化、歷史、藝術、觀光等元素,若您有機會恭逢其勝,必將終身難忘。
另外,台灣美食也是一絕,台灣美食結合大陸各省的精髓,創造出許多獨特的美味佳餚,原本地域分明的中國飲食、八大菜系,在台灣展開第一次東南西北的大融合,形成中華美食的大革命。連以美食著稱的香港,港星及香港美食家也經常來台朝聖。台灣美食不勝枚舉,除了眾所皆知的牛肉麵之外,還有小籠包、麻辣鍋、蚵仔煎、薑母鴨、滷肉飯、焢肉飯、珍珠奶茶及芒果冰等。這些食物大陸幾乎都有,但台灣卻發展出有別於原有的內涵,成為一道道獨特的精緻佳餚,值得各位細細品嚐。
五、問題與建議
陸客來台旅遊已經達到一定的規模,本文以為其仍有一些問題尚待克服,以下提供未來發展的幾項建議:
第一、應該逐步推行大陸居民赴台「自由行」(大陸方面稱「個人遊」)
現在大陸居民來台灣旅遊只能選擇團體旅遊,團體旅遊方式較沒有彈性,行程相當制式化,難以符合每個人的需求。兩岸同文同種,語言完全沒也隔閡,相當適合推動由自己規劃旅遊內容的自由行。
根據香港的經驗,香港自2003年簽署了CEPA後,起陸續開放大陸個別城市的居民到香港自由行,截至今年5月,內地旅客以「個人游」方式到香港旅游超過5,100萬人次,帶動香港的零售、餐飲、酒店、運輸業等相關行業的快速發展。
故連語言不同的日、韓等鄰國均覬覦此一龐大商機,積極開放陸客自由行,一再降低自由行簽證門檻,進而創造巨大的經濟效應。保守估計,如果台灣開放自由行能增加一倍的陸客,就能帶動至少六百億台幣的商機。而且自由行更可增加兩岸人民的深入交流與互動機會,加強雙邊的認識與瞭解,相當值得鼓勵。
可惜礙於兩岸特殊的歷史因素,大陸居民赴台自由行或許一時還無法全面落實,但還是可以考慮先以的變通方式推動,一開始先嚴格篩選來台自由行的對象,例如以保證人、薪資或身份等方式限制。再評估其成效,漸進的方式逐步開放。
第二、解決陸客觀光團低價攬客問題
內地旅行社一直存在以低價招攬旅客的情形,低價固然可讓更多的人來台觀光,但是不合理的旅費,勢必會大幅降低旅遊品質,或是在旅途中強制旅客購物。也難怪有部分陸客抱怨在台灣旅行「起得比雞早,跑得比馬快,吃得比豬爛」,還說「沒到過台灣終身遺憾;到過台灣遺憾終身」,這方面的問題還需要兩岸政府與業者,共同解決該問題。
第三、增加直航航班數量
直航班機數量不足也是兩岸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如前所述,推動直航已經造福了無數往來兩岸的旅客。即使直航航班不斷增加至現在的每週370班,惟相較於大陸與南韓的每週超過八百班,往來更密切需求更高的兩岸,直航航班卻不到中韓航線的一半,可謂嚴重不足。根據估計現行的航班數僅為實際需求量的一半,迫使一些旅客還是得選擇耗時費事的第三地轉機的方式飛行。即使能直航,也必須忍受高額的票價,直航票價幾乎是第三地中轉票價的二倍,相當不合理。還有,雙方機場的運載能力與時間調配,也應進行調整及溝通,避免出現「紅眼航班」的航班。希望政府能協助解決兩岸直航數量不足以及航班調整等問題,以便利雙方往來與互動。
第四、強力行銷台灣之美
台灣的好若僅用廣告的方式,效果可能較為有限。故未來將透過強力行銷方式推銷台灣。例如:邀請國際電影或影集至台灣拍攝,若其從中穿插台灣的介紹給予一定的補助,媒體的傳達效果將更為驚人。尤其台灣的媒體在華人世界具有相當的影響力,也可透過周杰倫及蔡依林的MV或是小S的節目,穿插台灣著名景點及小吃,充分達到行銷效果。
第五、提升台灣觀光基礎設施
多數來台旅客對台灣的旅遊基礎設施都頗有微詞,外國人來台路標不清不礎,相同的道路有不同的英文標示;機場港口設施老舊不堪,動線複雜..等,都有待相關單位儘速改善。
以機場為例,機場為國家的大門,代表一個國家的形象與經濟實力,各國無不積極提升本國機場的設備與服務,讓過往旅客留下好的印象。許多陸客一下飛機,對台灣的形象就完全幻滅了,認為桃園國際機場比起大陸二級城市、三級城市的機場還不如。設施不佳就算了,還發生空橋斷裂事件、航站控制中心主任在辦公室內與外包廠商飲酒作樂、機場地下室竟像黃昏市場,讓攤販進來賣衣服、賣便當給機場員工等亂象。
媒體曾報導,享譽國際的雲門舞集創辦人林懷民指出,他每次從國外回到台灣,一下飛機就讓他很鬱卒,「因為我們有一個全世界最醜陋的機場!它整個樣子很陳舊,這還可以原諒,因為是硬體,可是一走進去就知道,台灣經濟完全蕭條;很多機場裡面都有許多爭奇鬥艷的廣告,台灣機場的商業廣告卻非常少,多半是一些政府文宣或公益宣導,不活潑也沒有創意,陸客來了第一眼,看到的就是這麼不堪到極點的機場。」
相較於台灣,亞洲各地的機場,無論在硬體設施及軟體服務均快速提升。根據英國Skytrax顧問集團2010年七月公佈全球各地190多座機場的2009年排名,南韓仁川機場獲選為全球最佳機場,其次是香港國際機場,新加坡樟宜機場排名第三。前十名的亞洲機場還有第六的日本關西機場,第七的吉隆玻機場,以及第九的名古屋中部國際機場。
其中南韓仁川機場已經多次在國際評比中奪魁,更連續五年被國際機場協會(ACI)評為「全球最佳機場」。然當年南韓仁川機場與桃園國際機場第二航廈係同時動工的,今日仁川機場已經是國際最佳的機場,桃園國際機場排名幾乎年年下滑。
所幸,政府已經深刻體認到此一問題,欲對機場在內的旅遊基礎設施積極改革。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我們也有值得驕傲的世界級機場等設施。
六、結論
兩岸人民血濃於水、且文化同源、語言相通,地緣接近,互為重要經貿夥伴,在全球化、區域經濟整合時代來臨時,兩岸一定要攜手合作,優勢互補,強化經貿交流,達到兩岸合作,發揮1加1大於2的效果,共同賺全世界人的錢,有何不可?
經過雙方積極的努力,兩岸經貿合作進展十分神速。今年六月底更完成簽署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兩岸從此邁入嶄新的經濟時代。以兩岸旅遊業發展為例,兩岸直航觀光後,已經促進兩岸同胞的感情交流與互相了解,效果相當顯著。
大陸國家旅遊局局長邵琪偉上個月來台參加第五屆海峽兩岸台北旅展時,從其所發表的多次談話中,顯示大陸方面充分瞭解相關問題。既然雙方都有共識,這些問題迎刃而解,可望進一步推動深化兩岸旅遊合作與交流。
(本文刊載於2010年9月21日中央日報智庫論壇)
(本文謹供參考,不代表本會立場)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