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2009/09/05
看好陸客來台進行醫療觀光的龐大市場商機,不少醫療院所磨拳擦掌打算進場,而且以為只要找到專作陸客團的旅行社合作,就能掌握陸客團商機,這樣的觀念是大錯特錯。
發展醫療觀光,旅行社固然重要,但絕非關鍵角色,主要在於旅行社發展醫療觀光的專業度不足,最重要是對於旅行社業務的優先順序來看,前幾位一定是購物旅遊行程,健檢團不見得讓旅行社賺的到錢,但是要作好健檢團,旅行社又是一大關鍵。
大陸幅員廣大,國內醫療院所要想發展醫療觀光,除了旅行社之外,還得「因地制宜」,在各地找出「核心通路」,而這些核心通路可以是當地的藥商、直銷商、儀器商,或是連鎖美容集團,唯有將通路作最有效的整合,才能掌握陸客醫療觀光資源。
以七月底來台的北京健檢首發團為例,30位團員中,有17位選擇正子造影PET健檢套餐,之後針對這些團員進行來台健檢兼旅遊後的問券調查,歸納出幾項待改進的問題,首先是年齡的問題,也就是會來台旅遊以及健檢的族群,多半是40歲以上以及經濟能力較好者,正因為此族群是屬於貴賓級,均有在全球各地進行旅遊或商務行程的經驗,參加台灣健檢醫療團面對一團二、三十名團員,表示是第一次與這麼多人共乘一輛遊覽車,這些VIP客層認為頂級醫療觀光團最適的團員人數為9至16人。
另外針對陸客喜愛的景點滿意度調查顯示,士林夜市被此族群列為不喜歡的地方,其次是抱怨101大樓與信義商圈短暫的停留時間太短,足見此客層是具有高的消費實力,必須安排更精緻的行程規劃才能滿足。
從問券調查可以發現,這些願意花較高費用參加健檢旅遊團的陸客,並不願意參加這種搖旗吶喊的旅遊團,應該以「客製化」方式安排旅遊行程。
建議這類高單價的醫療觀光團要有配套措施,最重要是對於大陸的商務客以及自由行一定要放寬,可以先針對北京、上海、廣州等四大城市加以放寬,唯有提早開放陸客商務旅遊與自由行,台灣發展醫療觀光才有機會。
至於台灣除了掌握陸客之外,還能發展哪些國家或地區?個人認為雖然衛生署成立「國際醫療專案管理中心」,目標也是放眼國際醫療觀光市場,但是相較於新加坡、泰國發展醫療觀光已有很長一段時間,市場機制相當成熟,台灣可以說毫無競爭力。現階段還是以發展陸客最適合,洪子仁認為目前台灣正值「練兵」期,預估再過三、五年,將有突破性的發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