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總網頁瀏覽量

2010年7月20日 星期二

中國出境遊的優勢底牌

瞭望   2010年06月22日

  《瞭望》文章:中國出境遊的優勢底牌
  2010年預計中國出境遊人次增長速度有望超過11%,出境旅遊花費480億美元,旅遊服務貿易逆差進一步擴大到50億或60億美元



  文/《瞭望》新聞週刊記者楊士龍

  6月上旬,王皓雪女士和先生結婚滿“周歲”,小兩口選擇了時下最“潮”的慶祝方式:去義大利“自助行”。這是他們一年內第二次赴歐洲旅遊,去年結婚時兩人是在英國度的蜜月。

  “我們很喜歡去歐洲。相對而言,歐洲離中國不算遠,自然環境好,氣候也不錯,而且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剛剛回國的王皓雪在接受本刊記者採訪時說。“再就是,歐洲旅遊很規範,自助行價格透明可控,可以在網上輕鬆搞定。感覺跟在國內去雲南旅行一樣方便。”

  王皓雪選擇義大利自助行,也有意讓身為攝影記者的先生有更多自由發揮的空間,在義大利明媚的陽光裏,用鏡頭給二人世界留下更多的幸福記憶。來回7天,兩人交通食宿等共消費4萬元人民幣,完全在他們承受範圍內。

  “與去年比,感覺去歐洲更便利了。”王皓雪說。“去義大利使館辦簽證,只等了一天的時間。”這估計跟他們材料準備充分有關係,兩人早早地在網上把行程全部安排停當了。“唯一有點‘後怕’的是,簽證有效期只給了20天,假如行前我們工作安排不開就麻煩了。去年英國的簽證就好得多,一下子給了半年,而且是多次往返。”

  王皓雪還有一個明顯的感覺:現在出去旅遊的中國人真多!“從迪拜轉機時,幾乎滿機都是!”

  旅遊貿易逆差規模將達50億美元

  王皓雪的感覺是準確的。

  隨著中國經濟持續增長,居民收入水準穩定提高,在“衣食住行”等基本需求得到滿足之後,人們的旅遊消費意願逐步提高。

  根據中國旅遊研究院的最新研究成果,雖受國際金融危機、甲型H1N1流感、國際局部地區政治動蕩等多重因素交織影響,但中國出境旅遊2009年以來仍然保持了“牛市行情”。

  一是出境旅遊市場規模持續擴大,因私出境成為重要驅動力。2009年中國出境旅遊人次數4765.63萬人次,同比增長3.95%,與世界旅遊業下滑4%的數據形成強烈反差。中國出境旅遊持續上升的主要動力來自於因私出境。2009年,因私出境4220.97萬人次,佔出境總人數比例上升至88.57%。

  二是出境旅遊目的地範圍進一步擴大,近程化特徵依舊明顯。截至2009年底,與中國簽訂開放旅遊目的地的國家和地區達到140個,正式實施的104個,但仍以港澳臺、日韓及東南亞等周邊國家與地區為主,且赴港澳臺遊客人次佔中國出境旅遊總人次的72.98%。依此計算,出國遊人次達到1000萬。

  三是消費規模大幅增長,旅遊服務貿易首現逆差。2009年出境旅遊消費達到437億美元,人均約900美元,同比增長21%。旅遊服務貿易在2009年出現自1982年以來的首次逆差,逆差規模40億美元。境外購物成為推動消費規模增長的重要因素,接近50%的出境遊客表示購物是花費最高的項目。

  四是遊客呈現“兩高一低”特徵,對休閒度假需求逐漸增大。出境消費者以收入較高(月收入5001元~8000元之間的遊客佔22.81%)、學歷較高(大學專科及大學本科以上超3/4)的中青年(25歲~44歲年齡段超60%)為主。對旅遊產品的選擇更加深度化、主題和高端。類似歐洲7天15國、台灣8天全島遊那種走馬觀花式的旅遊日漸減少。

  “2010年中國出境遊規模持續放大。1月~4月,中國出境遊人次數比去年同期增長了14.09%。”中國旅遊研究院國際旅遊研究所負責人蔣依依博士對本刊記者說。

  她指出,2010年全球經濟基本面向好態勢日益明顯,中國經濟將繼續保持8%以上的高速增速,這無疑為旅遊業發展提供了積極氛圍,預計中國出境遊人次增長速度有望超過11%,出境旅遊花費480億美元,旅遊服務貿易逆差進一步擴大到50億或60億美元。

  五大洲爭食“大蛋糕”

  世界旅遊組織的資料顯示,2009年中國出境遊消費已經躍居世界第四大旅遊消費國。該組織預計,到2020年,中國的出境遊旅人次將達到1億(2005年為3100萬)。作為融合力最強的產業之一,旅遊業與110個部門產業和行業相關聯,在各國或地區國民經濟發展中發揮著重要而獨特的作用。在後危機時代的背景下,這塊體積龐大的“蛋糕”所蘊含的巨大商機已成五大洲關注焦點。

  為了在中國旅遊市場分得大一點的蛋糕份額,各旅遊目的地國的旅遊主管部門紛紛來華設立辦事處,設立中文版旅遊推介網站,並動員本國各名勝景區開展中文導遊等服務人員培訓,在接待方式和產品設置上突出中國特色。例如,法國老佛爺配備了中文導遊,日本遍佈街頭的雜貨連鎖店都有了中國銀聯卡消費終端機。讓中國公民去本國旅遊,也已成為不少外國領導人訪華時的一個重要議題。

  日本正在逐步放寬針對中國居民的個人旅遊簽證條件。2008年3月開始,日本對二至三人規模的中國“家庭旅遊團”發放簽證,去年7月起個人旅遊簽證開始發放,但年收入25萬元的要求將對象限定在富裕階層。今年7月1日起,日本將再次降低門檻,把有資格申請簽證的收入水準降至6萬元,這將吸引更多的國內中產階層和年輕旅遊者。據悉,現在每年有155萬中國遊客訪日,人均消費2000美元,總共近32億美元。日本旅遊機構的目標是到2013年吸引中國遊客總人次達到390萬。

  歐美國家在向中國遊客發放簽證方面也有日益便利化的趨勢。舉個例子,以前中國遊客取得歐洲國家簽證旅遊歸來,還要去其駐華使館銷簽。目前僅有義大利和希臘還需要回使館銷簽。法國則提供了可以在機場銷簽的服務。再者,以前歐洲各個國家簽證要求都有不同,今年4月起則統一了簽證要求。

  據了解,目前中國遊客在歐洲人均消費2500歐元,為當地經濟創造近50億歐元的收入,直接帶動了當地旅遊、零售、交通業的發展。2009年在法國等國,中國遊客已超越俄羅斯,成為當地最大的旅遊消費群體。法國旅遊界更是預測,10年後,到法國旅遊的中國人數量可能超過英國、美國和日本,上升到第一位。

  加拿大在苦等數年後,終於在加總理哈珀去年訪華期間拿到了中國公民旅遊目的地國的地位。目前,加拿大各旅遊機構都在翹首以盼旅遊目的地協議正式實施。他們預計,第一年來加的中國遊客將增長逾四成,次年增長率更可達50%,中國遊客人次增至25萬。

  南韓、泰國等國也都根據中國遊客的特點,加大了在華推介的力度。韓方預測,中國遊客量將在不久的未來趕超日本,成為南韓最大的海外遊客群。目前中國遊客去南韓濟州島可以免簽。

  中國遊客赴美簽證也可能會鬆動。美國旅遊協會正在呼籲放寬對中國等新興經濟體的旅遊簽證。中國遊客目前給美國創造的直接旅遊收入達到30多億美元。

  是潤滑劑也是杠桿

  蔣依依認為,出境遊不僅僅是人員和資本的簡單輸出。綜合看,中國出境遊的快速發展有以下三個突出作用:

  首先,中國出境旅遊為世界旅遊經濟走向復蘇作出了重要貢獻。這一輪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以來,中國一如既往地鼓勵和支援出境旅遊的擴大發展。尤其是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旅遊業的意見》制定出臺,世界旅遊組織、亞太旅遊組織、日本、義大利、俄羅斯、新加坡等均作出積極評價,紛紛表示中國政府開放有序的出境旅遊發展政策,彰顯了中國負責任大國形象,在世界旅遊業受到金融危機等不利因素影響的特殊情況下,對其復蘇產生了巨大的推動作用。同時,中國公民走出去,增長了知識,開闊了眼界,對自身素質是一個大的提高,通過與目的地國的對比,他們對祖國的認識也勢必更加全面和深刻。

  其次,出境旅遊消費成為緩解貿易摩擦、提升中國產業軟實力的重要途徑。近年來,針對中國的貿易摩擦事件不斷增加。出境旅遊快速增長帶來的旅遊服務貿易逆差持續擴大,是平衡貨物貿易順差、緩解貿易摩擦和消減貨幣升值壓力的重要方式。而在國家領導人出訪的重要成果中,往往包括把出訪國開闢成為中國公民出國旅遊的目的地。顯然,這已成為一個重要的外交工具。

  再有,大陸赴臺旅遊的高速發展在對臺關係中發揮了重要作用。2009年,在包括旅遊行政主管部門和旅遊業界在內的有關方面大力推動下,兩岸旅遊合作突飛猛進,大陸游客赴臺旅遊得到了跨越式增長。據台灣方面統計,2009年大陸赴臺遊客佔台灣進島遊客總量的21.67%,成為僅次於日本的第二大客源地,全年為台灣帶去約11.6億美元的直接收益,對台灣旅遊業的穩定發展,對加深兩岸人民感情與文化交流發揮了重要作用。

  蔣依依說,未來5年至10年,中國將成為世界旅遊第一位的目的地和前三位的客源輸出地,這將從根本上改變國際旅遊的市場格局。

  蔣依依指出,在國家戰略語境下,出境遊在未來既要繼續發揮外交工具功能,又要切實成為國家經貿工具。

  一是提高中國旅遊的世界地位。中國旅遊在國際上的影響越來越大,但在國際組織中缺少應有的地位,在國際旅遊秩序中缺乏應有的權威。中國旅遊在強化話語權的同時,還要爭取中國旅遊在世界的價格協調權、規則制定權、秩序維護權和組織發展權。

  二是中國應建立一個出境和入境旅遊市場的動態平衡機制,並根據形勢需要,適當調整出境遊客流向和流量,以應對來自旅遊的貿易保護主義。旅遊貿易保護在國際上是早有先例的。南韓為把出境遊轉化為內需,曾徵收過出境旅遊稅。英國則曾採取增加燃油稅的方式,鼓勵國民在本國休假。

  三是應以旅遊業為載體,推進中國與其他國家和地區在各個方面,尤其是文化方面的深層次交流,切實推動中文電視頻道在海外落地,中文報刊和書籍的出口,以及中國導遊、廚師、管理人員等相關專業人士的對外輸出。

  四是對外經貿方面,要打好旅遊逆差牌。在服務貿易中,旅遊業佔了很大比重。可以預見,中國出境旅遊仍將持續快速發展,在人民幣升值、貿易壁壘、碳交易等方面,這完全可以作為一個談判要價的砝碼。同時,強調中國遊客在當地的消費,大力推動中國旅遊企業走出去,建立海外接待體系,形成“外匯回流”。

  “這方面日本的經驗也值得借鑒。日本的遊客走到哪,日本的企業就建立在哪,把花出去的外匯收回來。”蔣依依說。“中國旅遊企業走出去是解決旅遊業逆差的最好方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