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旅遊預訂市場的競爭已經是一片紅海,對現有模式的改良和用戶體驗優化完全不足以動搖目前市場的競爭格局,只有顛覆式的模式才有突破的機會,讓我們共同期待。
今年已經是環球旅訊主辦的第三屆中國旅遊分銷高峰論壇,讓我們非常興奮的是,本次會議的500名參會代表中大約有30%是來自中國大陸以外或者外資在中國投資的企業。 大家之所以對中國有這麼高的熱情,毫無疑問是因為中國是世界經濟和旅遊市場的主要拉動力。
下面,我將從以下四個方面分享對中國旅遊業的現狀和發展機會的一些看法.
為什麼是中國?
這裡我們先來看一組數字:
中國GDP總量在今年第二季度超過了日本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
中國擁有全球最多的互聯網用戶。
中國擁有全球最大的國內旅遊市場,同時中國是全球第四大旅遊目的地和亞洲最大的出境旅遊客源國。 根據世界旅遊組織(World Tourism Organization)預測,中國在2015年將成為全球第一大旅遊接待國、第四大旅遊客源國。
截至2010年6月底,中國互聯網用戶達4.2億人,互聯網普及率持續上升增至31.8%;十年間中國的互聯網用戶增長了約17倍,目前佔全球的21.4%。
中國的旅遊市場在今年上半年也保持著強勁的增長,國內旅遊達到10.97億人次,同比增長8.6%;入境和出境人次也分別增長了5.5%和19%。
中國航空業的增長也遠遠超過了全球平均水平,1-7月份國內客流量增長了17%, 港澳台等地區航線增長了33.3%,國際航線增長了35.5%,全行業平均增長達到了22.1 %。 以此速度估算,2010年中國航空客流量有望超過2.8億,2011年有望超過3億人次大關。
誰是市場的主導者?
這裡我們談及的公司主要是從事在線旅遊分銷的企業,沒有涉及對傳統旅行社領域的分析:
攜程網成立11年以來,已經成為當之無愧的中國旅遊業老大。 讓人感到驚異的不僅僅是他們一路飆升的股價(目前他們的市值已經超過了60億美元),他們對上游供應商的強力滲透更是讓很多業內人士既怕又恨。
在過去的五年中,攜程相繼參股瞭如家、漢庭和首旅建國酒店,攜程同時還運營著自己的酒店連鎖品牌星程酒店;可以說假以時日,攜程如果運營自己的航空公司或包機公司,大家也不應該感到奇怪。 估計攜程今年銷售的機票應該會超過3000萬張,約佔中國航空客流量的10%。
在分銷渠道層面,除了在北京、上海、廣州相繼收購或成立了自己的出境旅行社外,攜程還在不斷加強區域化的擴張,包括控股台灣最大的在線旅行社易遊網(eztravel),收購香港的永安旅遊(wing on travel),攜程已經初步建立了在大中華地區的產品採購和運營服務網絡。 今年,攜程還收購了中國最大的古鎮酒店預訂網站中國古鎮網(sozhen.com)。
我個人相信,在五年的時間內,隨著中國旅遊業的蓬勃發展,以服務人數計,攜程完全有可能成為全球最大的旅遊企業。
Expedia集團在中國的投資幾乎覆蓋了在線旅遊的各個垂直領域,包括在線預訂、酒店評論、垂直搜索、商務旅行等。 在線預訂領域中,藝龍網今年相繼收購了從事入境酒店預訂的遠方旅行網和陽光旅行網;Hotels.com和專注於歐洲酒店預訂的Venere.com已經相繼發布了中文網站;旅遊媒體業務領域中,TripAdvisor在去年成立了到到網,並收購了垂直搜索網站酷訊網;從事在線差旅管理的Egencia在2007年也成立了在中國的分支機構,作為其全球客戶服務網絡的補充。
芒果網依託港中旅集團的強大資源,同樣也是中國旅遊分銷業的一支重要力量。 他們在收購易休旅行網後,將其轉化成了專注客棧和經濟型酒店預訂的青芒果網。
旅程天下集團似乎在國內的知名度並不高,但是他們的股票已經在09年從OTC成功轉到了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他們連續不斷的對傳統旅行社和旅遊分銷商的收購也使得他們成為了中國旅遊分銷業的一支新軍。
下面還有ET-CHINA,他們07年在倫敦的AIM上市交易,目前控制著華南地區最大的旅行社廣之旅,並收購了機票預訂網站游易網。
上面我介紹的公司都已經建立了全國性的服務和銷售網絡,並在海外的資本市場上市。 芒果網雖然還沒有上市,但是其母公司港中旅集團是中國旅遊業的巨無霸。
當然,在中國的很多城市還存在著一些區域化的公司,他們在當地市場也佔有了相當大的市場份額,並具有很強的品牌影響力,其中有相當一部分公司的年預訂量也超過了20億,甚至30億人民幣。
資金投向了哪裡?
上面我們談及了一些行業的龍頭公司,下面我們再來看看過去的幾年內投資者們對那些熱點領域進行了投資?
首先是旅遊預訂領域:
佰程旅行網依托華遠國旅,主要專注於出境旅遊產品預訂;
真旅網、縱橫天地、深圳騰幫、快樂E行主要專注於機票和酒店預訂領域。 快樂E行雖然沒有獲得風險投資,但主要是由全球第二大的旅遊企業JTB和其他日本企業投資組建。 深圳騰幫是在09年獲得了深圳創新投的投資。
途牛旅遊網和悠哉旅遊網都是從旅遊社區轉化而來,目前主要側重於旅遊團隊產品的預訂。
其他領域中:
在線門票銷售:驢媽媽從09年開始異軍突起,目前已經是景區門票預訂領域的領頭羊。 在廣州的天下門票是在07年獲得了IDG的投資。
酒店預訂和分銷領域:最近幾年獲得投資的公司包括匯通天下和德比軟件,Chinaonline則是由中國最大的PMS供應商中長石基投資組建。
在線社區領域:上海的旅行者是獲得了Gobi Partner的投資,Gobi Partner還投資了前面所說的途牛旅遊網。
垂直搜索:去哪兒現在已經是當之無愧的中國最大的旅遊搜索引擎。
商務旅行管理:杭州的暢翔網是獲得了KPCB的投資。
經濟型和中檔酒店領域:
經濟型酒店是過去五年間投資的熱點,投資者們也獲得了豐碩的回報:如家、7天、漢庭酒店已經在美國上市,其中如家和漢庭的市值都已經超過了10億美元。 錦江之星也隨錦江酒店集團在香港進行了整體上市。 其他如格林豪泰、莫泰、維也納、速8、開元酒店也相繼獲得了風險投資。
租車領域同樣是投資者關注的熱點:一嗨、至尊、神州租車也相繼獲得了巨額的風險投資。
新生力量:除了上述的這些企業外,中國的電信、銀行及門戶和電子商務網站也在不斷地進入旅遊分銷領域,他們共同的優勢是擁有龐大的客戶資源。
淘寶、騰訊、百度近期也發布了旅遊預訂頻道,他們龐大的客戶資源和完善的支付手段(三家公司分別擁有獨立的支付工具)都決定了他們將成為改變行業競爭格局的重要力量。 當然還有中國網絡遊戲的巨頭盛大集團,也從去年開始進軍旅遊業,從目前的發展看來,雖然盛大可能在短期內不會進入旅遊預訂領域,但是他們在對在線旅遊社區與線下的景點資源的結合方面的探索可能會對未來的中國旅遊業帶來重大的影響。
下面的這三家公司中的任何一家都有能力搶奪我們現有的客戶,如為中國移動客戶提供旅行預訂的12580,中國電信旗下的號碼百事通,招商銀行和其他主要商業銀行現在都開始為客戶提供旅行預訂。
可以說,無論是傳統的旅遊分銷商和在線旅行社,還是咄咄逼人的供應商直銷,再加上上面所說的這些新興力量,這一起都使得中國旅遊預訂領域的競爭已經是空前白熱化和多元化。 這場大戲才剛剛上演!
未來1-3年的發展機會
手機毫無疑問是未來1-3年發展的重點
手機+行程計劃+社會媒體
由於手機與旅遊業的緊密聯繫以及手機支付工具的日益完善,我個人認為手機將成為下一代最重要的旅遊預訂平台。 我期待著有一天,手機會成為我們全方位的旅行助手,我們出門旅行時將不需要攜帶任何紙質的旅遊指南和行程計劃,不需要攜帶任何地圖和GPS設備,我們可以隨時隨地地預訂行程,接收最新的旅行信息,查找最近的餐廳、酒店和其他娛樂設施,結識新朋友,實時分享自己的行程體驗。 150萬智能手機用戶和爆發式增長,都讓我相信這一領域將成為未來旅遊業發展的巨大潛力所在。
2010年中國手機用戶預測:
中國的手機用戶數量將達到近7.4億
中國3G用戶數量2010年將達到1.85億
中國手機郵箱市場用戶數將突破1.5億
中國手機閱讀活躍用戶數將達2億
中國手機支付用戶總數將突破1.5億
無論是TripIt和Dopplr的行程計劃和分享模式,Foursquare基於地點的分享和社會媒體模式將很快在中國萌芽,街旁和玩轉四方在中國已經擁有了相當數量的用戶群。 GDS市場的潛在開放機會為行程計劃應用也創造了無限的商機。
出境旅遊在線預訂:這一領域看似競爭非常激烈,中國本土企業還是國際品牌都已經蜂擁而至。但是我個人認為還沒有一家公司可以在這一領域佔據絕對的優勢地位,無論是從產品競爭力,還是用戶體驗的本地化方面,都沒有很好地滿足中國旅行者的需求,而且絕大多數的公司是局限於提供酒店預訂,機票預訂領域還沒有一家公司可以提供全面的、多樣化、多經停點的產品選擇,對國外目的地景點、本地化活動的預訂領域幾乎是完全空白。 隨著美國、加拿大逐步成為中國公民旅遊目的地,日本、韓國和台灣逐步開放中國公民自由行簽證,我認為這一領域毫無疑問存在著巨大的發展空間。
在以下的這些細分市場也依然存在著相當大的市場需求:隨著郵輪和租車業的不斷普及和被旅行者的廣泛接受,在這一領域出現創新模式的可能性依然存在,無論是B2B ,B2C還是垂直搜索都有著潛在的用戶需求;同時,旅行者需求的日益多樣化決定了對產品的不斷細分成為可能,在豪華、探險、體育、宗教、學生、家庭和團體旅行領域都存在著創業企業萌芽和發展的機會。
從美國開始起步的模糊定價和動態打包模式在中國市場還是一片空白,這固然與中國航空公司和酒店供應商的庫存管理和收益管理的理念和應用落後有直接的關係,但隨著中國旅遊供應商在日益尋求多樣化的分銷渠道,對這一技術和模式的市場需求是巨大的。
中國旅遊預訂市場的競爭已經是一片紅海,對現有模式的改良和用戶體驗優化完全不足以動搖目前市場的競爭格局,只有顛覆式的模式才有突破的機會,讓我們共同期待。 畢竟一枝獨秀並不是我們每一個行業的參與者所希望看到的,只有百花齊放才能夠為供應商帶來最好的分銷服務,為消費者提供最多樣化的旅行選擇和最好的旅行體驗,才能促進我們這個行業的共同繁榮。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