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上文【SWOT分析與策略擬定(中)】所討論之單獨策略外,第二種常用的策略思維就是交互影響矩陣策略,如圖一所示。文獻中[2],將此交互影響矩陣策略分為SO策略(Max-Max策略)、ST策略(Max-Min策略)、WO策略(Min-Max策略)與WT策略(Min-Min策略)。
交互影響矩陣是矩陣思考法的重要應用之一。矩陣思考法即是透過矩陣展開,所進行之矩陣轉換方法,見【商品化、產業化與專利佈局思考(五)】與【商品化、產業化與專利佈局思考〈十二〉】。矩陣思考法之矩陣兩軸可以為BCG矩陣之相對市場佔有率(Relative Market Share)與市場成長率(Market Growth Rate)、GE-McKinsey矩陣之競爭優勢(Competitive Strength)與市場吸引力(Market Attractiveness)、品質屋之品質(Quality)與機能(Function),也可以是專利技術功效矩陣之技術(Technology)與功效(Function)。
矩陣影響矩陣即是矩陣單元與矩陣單元之交互影響關係。以【品質機能展開(QFD)與品質屋(HOQ)】之品質屋為例,即是品質屋之屋頂,也可稱為技術需求關聯矩陣。
在交互影響矩陣四個策略中,文獻[2]進行進一步狀態說明與策略擬定,包括
- SO策略(Max-Max策略):乘勝追擊策略
狀態說明:外部有機會,公司有優勢。 (任何公司都希望自己處於這種狀態.)
策略擬定:充分發揮公司內部優勢,抓住機遇。 - WO策略(Min-Max策略):策略聯盟策略
狀態說明:存在一些外部機會,但公司內部有些劣勢妨礙著它利用這些外部機會。
策略擬定:利用外部資源來彌補公司內部劣勢。 - ST策略(Max-Min策略):守株待兔策略
狀態說明:外部有威脅,公司有優勢。
策略擬定:利用公司的優勢,以回避或減輕外部威脅的影響,最終將威脅轉化為機遇。 - WT策略(Min-Min策略):置之死地而後生策略
狀態說明:外部有威脅,公司有劣勢。
策略擬定:減少內部劣勢同時回避外部環境威脅,即不正面迎接威脅,最終置之死地而後生。
如果將交互影響矩陣策略,四個策略與單獨處理四個策略整合起來,即可得完整之SWOT分析後之策略擬定,如圖二架構。
需要說明,交互影響矩陣策略篩選過程,可參考【SWOT分析與策略擬定(中)】所討論的單獨策略,包括將SWOT交互影響矩陣展開,依權重(Weight)設定篩選關鍵因素,例如前三項之SO策略、ST策略、WO策略與WT策略議題。之後,再重新排序上述12種策略議題,依新篩選主軸重新擬定或抽象化五項主要策略議題,以形成SWOT分析之策略擬定思維。
最後,不論是單獨策略或是交互影響矩陣策略,策略議題擬定後便需建立策略建議,之後再根據策略地圖與平衡計分卡展開策略,見【策略地圖與平衡計分卡】討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