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見 2009年11月號
連綿不斷的大雨沖刷著北京,一分一秒過去,似無停歇的跡象。眼看記者會的預演快要開始,連舞台布景都還沒搭起來,除了著急,只能聽天由命了。
「也許是老天爺眷顧,」漢唐樂府資深舞蹈者陳凱莉回憶起兩年前首次在紫禁城皇極殿寧壽門前的這場演出時這麼說,因為下了好幾天的雨,在記者會開始前幾個小時,竟然奇蹟般地停歇了。
北京故宮建院迄今約590年,漢唐樂府是唯一在「宮內」演出的表演團體。
從未奢想入宮表演,創辦人兼藝術總監陳美娥坐在台北故宮的三希堂受訪時說,原本以為只要能像歌劇《杜蘭朵》以及三大男高音在故宮外的場地登台就很了不起。
受邀入宮,陳美娥謙虛表示「受寵若驚」,不過似乎也讓漢唐樂府在中國打開知名度,更受矚目。繼2007年的《韓熙載夜宴圖》,漢唐隔年再度入宮演出《洛神賦》。
而《韓熙載夜宴圖》《洛神賦圖》都是北京故宮的收藏,陳美娥的創作,巧妙將古畫的意境,在舞台上利用南管音樂和梨園科步精髓改編的古典樂舞呈現出來。
文化藝術 第二波兩岸交流
於1983年在台北創立的漢唐樂府,近幾年是不是將重心移至中國?陳美娥爽朗笑說,「漢唐的重心一直都在中國啊!」
為了重建南管古樂於中國音樂史的學術定位,陳美娥創辦漢唐同一年,即「偷渡」到泉州,四處找尋南管的根。
她不否認,因為南管,使她對中國一直充滿了憧憬。陳美娥甚至感性地說,登堂北京故宮,是南管「流浪1000多年,終於回家」的文化回歸象徵。
身為來自台灣的表演團體,在中國受到這麼高的禮遇,難道之前都沒有碰到挫折嗎?「沒有!」陳美娥斬釘截鐵這麼說。
陳美娥認為,不是漢唐樂府有多麼了不起,而是漢唐精緻細膩的表演內容,讓很多人恍然明白,原來中華文化也有高雅、精緻的藝術。
她說,過去10~20年來也許大家一直在拚經濟,可是現在中國社會對傳統文化愈來愈重視,企業明白到不能只有錢,藝術也很重要。
如果將台商視為兩岸交流的第一波,陳美娥認為,文化藝術交流將是第二波,且會愈來愈頻繁。
感動上海最大房產全力支持
被大陸媒體喻為「哲學家老闆」,現年44歲的戴志康,是上海最大房地產開發商——証大集團董事長,漢唐樂府就是証大首個、也是唯一贊助的台灣表演團體。
戴志康接受《遠見》記者訪問時說,漢唐樂府首次在北京故宮演出,他帶了50名親友前往;第二次,他邀請了近百名。
戴志康這麼支持漢唐,是感慨這個時代古典優雅的東西太少,因此像漢唐樂府這麼「重要的苗」,一定要好好呵護。
他與漢唐樂府的淵源始自2007年,當時陳美娥正在為北京故宮的演出籌措費用,經過朋友介紹而認識。沒想到原本20分鐘的會面,卻因雙方言談甚歡,談了三小時。
戴志康也坦言從未接觸過南管音樂,可是第一次接觸就迷上了!
他更有感於陳美娥對藝術的執著,深深被她的信念所打動,贊助漢唐樂府的演出至今。
漢唐樂府預計將於明年上海世博會獻演,屆時,漢唐也將與証大合作,在戴志康親手打造的証大喜馬拉雅中心定點演出。
証大喜馬拉雅中心是戴志康投資人民幣20億元,與日本建築大師磯崎新合作的大型建案,位於上海浦東新國際展覽中心附近,兼具美術館及酒店的功能。
除了世博會期間的定點演出,戴志康也希望將漢唐樂府的文化創意特色融入酒店的服務。
曾經想過延攬享譽國際的酒店管理團隊來經營,卻不願屈服於「還是西方的那套」,戴志康相信藉由漢唐的養分,打造屬於中國五星級酒店的品牌特色非難事。
樹立品牌價值,邁向授權之路
經歷過20多年的淬鍊,陳美娥自信南管樂舞的創意已形成,漢唐樂府也建立起品牌價值,未來應該要往授權的方向邁進。
這也是為什麼當戴志康向她提及旅館服務想法時,陳美娥就欣然接受,也承諾為喜馬拉雅中心量身打造一個專業的南管樂舞團隊。計畫招攬上海和北京舞蹈及音樂科系畢業的學生,從明年春天開始培訓,連團的名字她都想好了,就稱為「六藝教坊」。
自言畢生終極目標是蓋一所學院,將南管音樂代代傳承,陳美娥無奈地說,目前能力未及,喜馬拉雅讓她能夠有一個固定的演出舞台,而這也成為她實踐人才培育的一大步。
前往上海世博會前,漢唐樂府2009年新作《教坊記》,也於今年10月底在台北故宮戶外廣場進行兩場演出。完成了台北故宮首演,《教坊記》也將於2010年到法國巡迴演出。
劇中角色以梨園總督都雷海青為主,講述雷海青如何帶領大唐後宮嬪妃與西方宗教、貴族交流音樂與舞蹈,並展現故宮珍藏《唐人宮樂圖》的意境。
院長周功鑫表示,將靜止的珍藏品視覺化是故宮的新嘗試,也是多元經營的一環。她希望藉由說故事的方式將古畫活化,讓許多對古畫不甚瞭解的民眾更願意接近歷史。
漢唐樂府無疑是兩岸文化創意產業中的佼佼者,見證了文化合作的新風潮。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