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總網頁瀏覽量

2010年6月14日 星期一

導遊變“導購”現象調查宰客成生存之道

中國青年報      2010年04月15日

  海南旅遊業流傳著關於高回扣的一種說法:做潛水生意,不如賣椰子賺錢,因為潛水生意的利潤大都被中間環節扣掉了。 本報記者任明超攝

  日前,國內第一個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的導遊、海南的李靜娜因癌症晚期在工作崗位上病倒了,但躺在病床的李靜娜卻面臨著一個新尷尬:做了12年導遊的她沒有單位為其購買社保。
  李靜娜的境遇引來海南眾多導遊的同情,更有導遊再次通過網絡曝光海南導遊無基本工資、無基本福利、無明確規定的勞動報酬,戲稱自己是“三無人員”的導遊們只能依靠宰客生存、致富。
  而揭導遊“瘡疤”最不留情的要數導遊周志雄。 前不久,他的題為《大爆料:海南導遊操作內幕大全》的系列帖子將海南導遊再一次推上風口浪尖。
  一時間,關於海南導遊“是騙子”、“太黑”的指責聲不斷。 “這都是被逼的,零負團費壓得導遊喘不過氣來,導致海南整個旅遊產業的畸形。”曾任海南導遊工會主席的老陳道出了其中的無奈:欺客宰客等不良現像都和導遊有關,而根子卻不在導遊。
  “還當什麼導遊,當導購得了!”
  “海南四天三晚豪華遊,300元不貴吧,可一去就上當了。景點待不了多長時間,一天最少兩個購物點,導遊是連哄帶騙、想方設法逼著你買,不買就在外面站著,沒有一點好臉色。還當什麼導遊,當導購得了!”來自西安的小馬,一提起前幾天的環島遊就滿臉憤怒,“我是來旅遊的,圖的是高高興興看風景,本來還想順便買些土特產回去,可一上車導遊不講景點,只說購物、加自費景點。遊玩的心情都沒了,更別說購物了。”
  “海口到三亞來回大巴費就160元了,再加上吃、住、景點門票,300元連成本都不夠,更不用說利潤了。任何一個有理性的人都會明白,這是一個陷阱,只要稍微算下就應該知道,這趟旅遊必須消費。遊客既然選擇低價團,就要事先做好經常進購物點的準備。”剛帶團回來的徐導遊如此回應遊客的抱怨。
  徐導遊透露,環海南島四天三晚300元都不是最低的,有的甚至200多元、100多元。 “這些報價能有利潤嗎?捫心自問,機票任你打折,車還得坐吧?飯還得吃吧?覺還得睡吧?可是很多遊客對旅遊市場所提供的產品的價值根本沒有理性判斷。 ”
  小馬則認為,誰都知道300元旅行社沒有利潤,更別說導遊了。 “可這並不是遊客的錯啊,價格是旅行社定的,遊客又沒逼你。旅行社既然接了這個團,就應該對其負責,就應該提供優質服務。進購物點沒問題,但不能太頻繁,不能坑蒙拐騙。大部分遊客還是通情達理的,只要玩的開心,買東西還不是一句話的事。”
  徐導遊告訴中國青年報記者,絕大多數導遊還是會努力做好服務,做好講解,大部分遊客也能理解導遊的難處,一般會配合導遊的工作。 這需要大家都多站在對方的立場上想想。
  “都是零負團費惹的禍”?
  海南導遊工會的老陳認為,旅行社為了爭取到更多客源,只能低價競爭,降價,一直降到成本以下。 犧牲的這部分就是本應給導遊的工資、養老保險等保障。 旅行社把壓力都轉嫁到導遊身上,使導遊的最大壓力不是如何提供更好的導遊服務,而是如何“填坑”(導遊行話,由於旅行社負團費接團,導遊要先墊付不夠的團費),如何減少整個團隊的成本。
  “海南旅遊的畸形發展,都是零負團費惹的禍。除了拼命帶購物點推銷自費項目外,導遊別無選擇。”老陳告訴記者,不只是海南存在這種情況,只要是廉價遊,無論境內境外都有著同樣的情況。
  “海南不'填坑'的團不到20%,一般導遊出團前都要交給旅行社5000元左右的押金,一部分是向旅行社交納的人頭費、地接費,一部分是旅行社防止導遊違規操作的罰款。即使順利把團送走,旅行社不按時退還押金的事也常發生。”《大爆料:海南導遊操作內幕大全》帖子的作者周志雄,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
  周志雄說,導遊出團前就已經墊付了幾千元的團費,他們能不想方設法把這些錢從遊客的口袋“擠”出來嗎? 他整個帶團過程中就想著,這趟會不會賠,該用什麼方法、技巧才能讓遊客去購物點,才能讓遊客“加點”(指增加自費旅遊項目)。 老導遊有時候都應付不過來,新導遊更是不行,他們的精力都放在瞭如何“撈錢”上面,服務質量肯定會下降。
  “零負團費,從一開始就把遊客和導遊逼到了一個不正常的關係上,必然會出現導遊欺騙、誘導、迷惑遊客消費、'加點'等不良現象,不這樣導遊不僅白乾,而且有可能虧本。”徐導遊表示,明知是“填坑”團也要接,你不接,旅行社不僅要從押金裡扣罰款,還可以讓你以後幾乎沒團可接,要接只有“填坑”團,因此導遊只有抱著碰運氣的心理接團。
  長期接國外團的徐導遊認為,海南應該向日本旅遊界學習,在所有出境游中日本的價格一直很高,日本地接社在報價時始終把導遊的收入包含在團費內,因為他們相信自己的旅遊優勢。 事實也證明遊客沒有因為高團費而不去日本旅遊。 海南旅游資源的優勢十分明顯,地接社完全有理由相信高價團同樣會有人來,可大家卻沒有這個信心,只知道一味壓價。
  徐導遊說,如果海南導遊能像日本導遊那樣有了收入保障,自然不會強制消費,遊客的利益便會得到保證,出遊樂趣也明顯增多。 保護了導遊的利益就等於保護遊客的利益,也就保護了旅遊行業的利益。
  導遊名聲雖不好,收入卻不少
  “海南導遊現在有點陷入惡性循環中,旅行社給的'坑越深'(指導遊墊付的團費越多),導遊就越黑,名聲就越不好。到最後很多導遊乾脆就不要名聲了,只要有錢賺就行了。”周志雄無奈地說。
  “現在每年海南新考的導遊有2000多,他們誰不知道導遊的名聲不好,可還是擠破腦袋,交幾千元培訓費往裡擠。為什麼呢?不就是衝著導遊掙的多嗎?”周志雄笑稱,剛開始也許大部分導遊都想通過優質服務獲取可觀收入,但能用這種方法堅持下來的沒有幾個,能堅持下來的大部分都成了促銷高手。
  周志雄認為,部分導游素質太低也是造成海南導遊都“黑”的原因之一,有的導遊高中畢業,有的甚至初中畢業。 他們管你什麼形像不形象,只要有錢拿,強逼敲詐、忽悠欺騙……不把遊客兜里的錢“擠”完不罷手。
  “許多年輕的沒有家庭負擔的導遊,還可以選擇另謀出路。那些老導遊,由於家庭壓力、擇業壓力而不敢輕易放棄。”導遊的無奈周志雄看得很清楚。
  周志雄說,我剛開始乾導遊的時候,總是下不了手,覺得這導遊是乾不下去了。 可看到那些和自己同時拿到導遊證的、在學校根本不如自己的人,卻次次“爆機”(指遊客購物超過一萬),日子蒸蒸日上。 “一是不服氣,二是誰不眼紅錢,誰不想買房買車。於是便丟掉十多年受的道德教育,想方設法撈錢。”
  “後來我錢是掙到了,可滿腦子天天都是怎麼忽悠人,想著怎麼'擠'錢,整個人的精神狀況越來越糟,有段時間甚至想自殺。”乾了一年多導遊的周志雄最終決定退出導遊界,自己創辦了一個管理諮詢公司。
  據徐導遊介紹,海南目前有11000多名導遊,全職導遊大概在6000名左右,絕大多數都是接待國內團的,而像自己這種長期接英語團的不到50名,接俄語團的相對要多些。
  一般國內團全職導遊每月接3到4個團,大部分是“填坑”團,平均每個團導遊能掙2000元左右,當然也有不賺錢或賠錢的團。 一般能夠堅持兩年以上的導遊,年收入應該在10萬元以上。 那些堅持不下去的導遊,自然就被市場淘汰,轉行幹別的了。
  英語團基本上沒有“填坑”的,各方面情況要比國內團好多了,俄語團“填坑”同樣很厲害。帶英語團每天旅行社會給導遊300到500元的補助,而且國外團消費也多。 另外,行程也相對輕鬆,老外大多是來休閒度假的,觀光團不是很多,所以每次出團都在10天左右。
  徐導遊繼續介紹導游生活的內情:一個月接兩個團,收入在8000元左右。 雖然沒有國內那些“爆機”團掙的多,但輕鬆自在,而且外國人都很尊重導遊。
  “由於英語團不是很多,經常沒團可接,這就逼著有些帶國外團的導遊,去接國內團。”徐導遊有些擔心地說,導遊是乾不久的,我也在尋找機會,準備轉行。
  老陳認為,“自由自在、不用天天坐班、資格證考取相對容易、收入高,是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選擇導遊的主要原因。海南導遊名聲雖不好,收入卻不菲,比起壞名聲,大多數人更看重收入。”
  海南導遊狀況堪憂
  老陳認為,導遊是旅遊業最關鍵的一環,他們連接著遊客、旅行社、景區等各個方面,同時還負擔著“創收”任務。 多方面的壓力都落在導遊身上,而多數導遊卻沒有任何保障。
  老陳建議,旅行社及導遊主管部門應對導游進行定期檢查和心理輔導,幫助他們保持良好的身體和精神狀態。 因為導遊是一項高體力、高智力的複雜勞動,而且24小時工作,又經常在外面跑,各種安全隱患較多,壓力又大。 尤其像在海南,長距離的旅行和長時間的風吹日曬,很容易使導遊身心垮掉。
  “惡性循環使得導遊幾乎成為'拿回扣'、'強制購物'的代名詞,而無法與旅遊的快樂本意掛上鉤。”周志雄說,“導遊的形像一落千里,完全不是自己當初憧憬的那樣。 ”
  據了解,1989年中國青年報曾經做過一個調查,導遊的社會地位排第9;10年後,導遊的社會地位排第59;現在,導遊這個職業根本排不上號。
  老陳說,原來導遊是受人尊敬的“民間大使”,現在只是講解員、服務員,有些甚至連服務員都稱不上,只是導購員。 這個曾經輝煌的行業,如今在群眾心目中的形象逐漸被扭曲,但又有多少人真正了解導遊的生存壓力和所扮演的尷尬角色?
  “選擇品質線路,不選低價團,導遊的收入得到保障,遊客的出遊樂趣也就能得到保障。”導遊徐先生認為,遊客出遊理念應從價格作為首選指標,轉變為質量作為首選。
  在海南,導遊們戲稱自己為三無人員,無基本工資、無基本福利、無明確規定的勞動報酬。 導遊們還要無償加班,和假導遊搶飯碗,受旅行車司機的敲詐剝削,面臨旅遊淡季隱性失業等困境。他們更缺乏維權途徑,而且在競爭壓力下,很多導遊也不敢維權。
  曾任導遊工會主席的老陳調研發現,海南導遊的家庭幸福度不是很高,離婚率也較高,子女教育缺失。 “就拿我的鄰居導遊小吳來說,經常出團顧不上家,導致夫妻矛盾激化。離婚後孩子歸小吳,可又沒時間管孩子,每次出團都是請朋友幫忙來帶。”
  “導游離婚率高不只是因為經常出團沒時間顧家,還因為每天看到的都是假的,幹久了就對什麼都不相信,總是懷疑別人。”周志雄說導遊思維模式固化也很害人害己。
  乾了十幾年導遊的李偉說“旅行社根本不把導遊當人看,而是當做機器使。像自己這種老導遊,每月4個團,只要不病倒在床上,就必須出團,不出團就扣押金。假期更別想和家人一起過,旺季一個月5個團連軸轉,身體根本受不了。”
  接受記者採訪的導遊們均表示,出團時壓力過大,大多數導遊休息時就使勁找朋友喝酒、玩來放鬆自己,所以導遊一般都攢不住錢。 平時又自由閒散慣了,坐不住辦公室,這也導致老導遊轉行經常失敗,年老後過得很苦。
  “海南的星級酒店評定嚴重縮水,好的景點和好的項目都要自費,團餐標準低。這些全島的普遍現像不只是導遊造成的,主要原因是管理缺位,旅行社操作不規範,不能只是一味地指責導遊。”周志雄認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