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總網頁瀏覽量

2009年9月17日 星期四

好市多 獨一無二的會員超值感行銷

Brain.com 2009-09-16

要講到好市多的成長,一定要先檢視這兩年間開店狀況,跟其他量販店深入各縣市遍地開花迥異的開店發展模式。好市多2007年之前原先只有四家店就貢獻出150億業績(四家店分別是高雄店台北三家(內湖店、汐止店、中和店)。而這兩年新開了台中店與新竹店,2008年業績總額高達220億,仍維持住每開一家店就約有新台幣30-40億的業績進帳,這顯示在好市多每踏入一個大地區就能複製原來成功模式,吸塵器式的擴充吸收該區特殊認同的消費客層,對其他量販店對手造成壓力!

090916_020_BIG

 
好市多主要經營邏輯:只選在美國暢銷第一第二名的生活必需品品牌,另外販售的品牌為自有品牌Kirkland;產品精耕:只販賣4000項商品減低營運管理成本,對消費者收取年費補貼營運成本;而好市多的自製美式熟食深受消費者好評,滿意於這樣份量夠,價格實惠又有品質的美式飲食文化!

在這種經營邏輯下,好市多主要深耕服務消費客層,多具有旅外經驗或嚮往國外生活體驗,如果以具有旅外經驗來看,留學遊學人數每年約3-4萬人(註教育部統計留遊學人數2008年約37800人),加上跨國工作經驗,與跟隨近十年來經濟發展,而產生的一群擁有特殊生活體驗的消費者基礎,主要年齡層在25-50歲擁有高學歷的專業白領,由留學統計來觀察美國約占一半,英美合計2/3,然而這雖然是Costco所倡導的美式生活足以驅動配套原因之一,但仔細剖析,其實有更深層的營運邏輯(Business Insight)並適配消費者真實消費趨勢走向(Consumer Insight)的意涵。

 

守門人策略 真正重點在於數大便是美

在好市多特意經造出的守門人策略方向下,只選美國前二暢銷品牌,精耕嚴守8020法則,這樣的思考與營運模式,如何真正創造獨一無二的客戶價值?關鍵在於各項品牌商品,大多以特殊的大容量規格販售,一來以量制價取得更好的供應價格,便可壓低售價,而同時最暢銷的商品意味的是最受消費者肯定與產品力最強的口碑商品,以特殊大容量規格所創造的價格落差感,這讓好市多會員有了獨一無二的優惠感與超值感(不只低價划算),二來區隔化的包裝對廠商來說也鬆了口氣,不至於破壞在其他通路的價格帶操作。

 

國際化品牌提供另一種Variety與美式生活傾向

更進階的剖析,台灣消費者在生活價值觀表現上對外來文化/進口品牌接受度與喜好,歷年來都是居高不下的,這對特意選擇數一數二國際性品牌的好市多而言有利,再來,這樣的操作邏輯,還更進一步的將價值觀意涵落在商品超值感營造上,由於國際性品牌日常消費品一般訂售價,都比本土品牌約高25~35%,而如此一來這兩個因素的乘數效應,更強化了在消費者心中「優惠感受性」的效應,消費者心聲(Consumer Insight)是:我買的是國際性品牌的品質,但是以貼近或更低於在地化價格的精明購買。

就是要年費,這不適用於免費經濟

對會員收取新台幣1200元年費,其實是一種巧秒的制約機制與要約,在時下量販店每周DM殺價搶客的情況下,消費者通常是看完DM,再決定這禮拜去哪一家,但對付了年費的好市多會員的心理則是「這禮拜怎樣也要去逛逛看有沒有便宜可賺,以確保1200元年費沒有白繳』,進而養成忠誠度與再次造訪率!這也同時讓這個特殊規格特殊價位操作,有了一個市場合理性與減低通路衝突的保護措施。

Where is the Next? 『Value』will find the way!

真實消費下的消費者,對進口品牌偏好持續不退,但購物卻越顯精明,使得好市多雖然沒有提供長尾理論的各式知名品牌,卻藉由打「國際牌」或「國際良品式』呈現另一種品牌多樣性variety,提供消費者同步化美式生活,因此好市多第一階段擴張,在北中南新竹等歐美傾向明顯的都會區漂亮插旗;而在下一階段競爭上,雖然有未婚少子化,大容量的家戶消費減少,及非都會區消費者對進口品牌偏好狀況等限制,但消費精明趨勢方興未艾,只要好市多確保所創造的價值區間夠大,Value will find the way!消費者仍會利用各種工具與手段去獲得價值,例如許多鄰居小家庭一起合購,或者三五網友楸團購等消費模式,好市多的強勁成長仍然後勢可期!(說明:以上個案資料為彙整E-ICP研究資源與市場資訊之觀點發現,並非個別品牌採訪內容,特此說明)

花旗信用卡 抱到金雞母 大幅成長

Brain.com 2009-09-16

 

想到花旗信用卡,很多人會立刻想到電影院的優惠折扣、現金回饋、紅利點數終身有效、餐廳折扣、大方的機場接機服務等眾多消費優惠,也是因為這樣的眾多優惠,造成了花旗信用卡的市占率節節上升。

筆者看過、聽過很多次,當花旗信用卡的推銷人員在推銷時,路人並不是以「不需要」來回答推銷人員,而是常常回應銷售人員「不好意思,我已經有了」,從這個街頭觀察的小故事,發現花旗信用卡異業結合操作的成功,可見一斑。同時對照東方線上E-ICP東方消費者行銷資料庫2006~2008年調查資料,花旗信用卡的確是在2006~2008年間大幅成長了38%。

090916_020_BIG 

花旗信用卡抱到金雞母


根據工商時報報導,威秀影城董事長王超立指出,2007年6月時,與花旗信用卡異業結盟,持花旗信用卡刷卡買電影票,就可享購票優惠,之後,無論是威秀影城或花旗信用卡,業績都提升了不少;而花旗也在兩個月後,又與王品集團、雄獅旅遊推出花旗饗樂生活卡,儼然成為花旗信用卡中的明星卡,歷久不衰。

根據東方線上觀察,花旗在2007年時與威秀影城的異業結盟,是成功的關鍵因素之一。其原因在於自於常看電影的卡友對此花旗信用卡的黏著度很高,由東方線上E-ICP東方消費者行銷資料庫2008年調查資料看出,花旗卡友使用信用卡頻率遠高於其他卡友,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情況?因為電影卡友的生活範圍內(即生活型態),可以用到信用卡機會遠高於其他人,也就是說掌握了電影卡友,就等於抱著金雞母!

電影卡友之生活範圍等同於消費範圍

電影卡友為何是金雞母呢?從東方線上E-ICP東方消費者行銷資料庫2006年調查資料可發現,電影卡友從花旗尚未推出電影優惠前(推出時間2007年),其實就是一支金雞母了。東方線上追蹤2006~2008年共3年調查資料,比較「電影卡友」(即最近3個月有近電影院以及擁有信用卡者)與「一般卡友」(即擁有信用卡者)之消費生活型態,如下表,連續3年,電影卡友無論是在刷卡頻率、金額、買衣服、書店、漫畫店、KTV、PUB、百貨公司、連鎖電器、連鎖咖啡、藥妝店、出國旅遊等頻率,都遠高於一般卡友。

 

電影卡友嗜好美食

從表中也可特別看出,電影卡友經常出入各大餐飲通路,無論是本地美食還是異國美食,他們都興致勃勃,他們的嗜好就是吃美食,其比率遠高於其他卡友,這也就是為何本文指出電影卡友的消費生活範圍,可以用到信用卡機會遠高於其他人,而花旗隨後推出的饗樂生活卡,也是符合生活所需,正中消費者的甜蜜點(sweet spot),也再次驗證產品使用開發與行銷活動必須符合消費者生活型態。
無論是策略推出前就格外精心設計,或是機緣巧合無心插柳,從東方線上E-ICP東方消費者行銷資料庫連續3年的調查看來,電影卡友可真是一隻所有信用卡企業,都應該要死命抱著金雞母呢!

090916_021_BIG

消費者精明化 信用卡轉化成現金回饋

由於2008年金融海嘯衝擊全球,經濟嚴重衰退,超過九成的台灣成年人覺得「錢愈來愈難賺,我愈來愈不敢隨意花錢了」,面對財富的不確定感增加,使得他們對於金錢的規劃顯得更精明,並更清楚掌握錢的流向,根據東方線上E-ICP東方消費者行銷資料庫顯示覺得「我常搞不清楚錢花到那裡去了」從2004年53.6%,大幅減少至2008年32.7%。

這波的消費者精明化也影響了民眾在選擇信用卡的考慮因素上,特別是現金回饋,根據東方線上E-ICP東方消費者行銷資料庫2006~2008年調查資料發現無論是台灣民眾、一般卡友或電影卡友,在現金回饋的考慮因素上都將近成長100%,見圖1,這也是為什麼現金回饋是現在當紅的信用卡種類,現金回饋對卡友而言,是最真實的回饋,只要有消費就可以獲得回饋金,而且更可以促使卡友更常以刷卡消費,而花旗現金回饋白金卡也是這樣的案例,根據東方線上E-ICP東方消費者行銷資料庫2008年調查資料顯示,重視現金回饋且擁有花旗信用卡者的信用卡使用頻率非常高,heavy user更達42.2%(heavy user指經常使用與天天用),其他卡友或者是他行卡友其heavy user比率都遠不如花旗。

090916_022_BIG

花旗的成長是來自於「好用」,在卡友的生活型態範圍內,提供眾多的優惠,每項優惠都命中卡友需求,因此才能成長快速,然而近來,發卡銀行為降低營運成本,已經降低許多優惠或者加設一堆對一般人幾乎不可能達到的消費條件來縮減服務,以花旗為例,近期也取消了刷卡購買機票或刷團費可免費提供卡友的機場接送服務。

以往卡友可能為了不同的優惠申辦多張的卡,如果「好用」的程度一值在下降的話,卡友會如何反應呢?是減少手上持有卡數,還是會因懶得拿出信用卡(因為沒有任何優惠誘因)而回歸現金結帳呢?值得信用卡行銷人員思考!(說明:以上個案資料為彙整E-ICP研究資源與市場資訊之觀點發現,並非個別品牌採訪內容,特此說明)

2009年9月15日 星期二

無印良品改革一千天

天下雜誌 366期 2007/02
掀起極簡風潮的無印良品,從一九九九年起獲利急速下滑,被認為「無印良品神話崩毀」。一千天之後,它的營收卻奇蹟般地直線上升,宣告完全復活。它怎麼辦到的?







陷入困境的企業如何東山再起?日本知名品牌無印良品(MUJI)的故事,是一個絕佳案例。



崛起於一九九○年代、掀起極簡風潮的無印良品,後來因擴張失速,一九九九年起獲利急速下墜,二○○二年的業績甚至比前一年掉了五二.四%。當時,市場上認為「無印良品神話崩毀」。然而,從二○○二年至今,無印良品的營收卻直線上升,獲利甚至達到歷史新高,宣告完全復活。



它是怎麼辦到的?其中的轉捩點是什麼?關鍵人物,是臨危受命的社長松井忠三。



《東洋經濟週刊》報導,無印良品的黑暗期谷底,是在二○○一年。由於營業利益惡化,當時的社長有賀馨突然引退,由專務松井忠三繼任。松井忠三原本在西友集團(無印良品獨立前的母公司)人事部門任職多年,如今,在無印良品業績下滑的艱辛時刻,一夕之間接任社長重任,壓力之大可想而知。



為了徹底了解各地店舖經營情形,他展開「全國走透透」行程,視察當時一一○家直營店。視察到晚上九點,還跟店長們開會到半夜。像這樣,一天也不休息,長達半年。



對於已近二十年歷史的無印良品,松井忠三欲透過改革來提升業績,有一場硬仗要打。從此,他積極展開無印良品「革命一千天」。 燒掉三十八億庫存 首先必須解決的,是大量庫存造成的財務與管理浪費。



當時,採購部門為了避免店面缺貨,往往會比需求量多進貨三○%;然而,無印良品的衣料品銷售量比前一年減少三○%,等於庫存整整多出六○%。因此,松井忠三要求採購人員,往後只要採購預估量的八○%即可。



此外,松井忠三更展現破釜沈舟的魄力以立威,一把火燒掉價值三十八億日圓(約十億台幣)的庫存!那是二○○一年的夏天,剛接任社長的他,親自到無印良品位於新瀉縣山區的物流中心,在員工的見證下,一聲令下,把價值三十八億日圓的庫存全部燒毀。望著燃燒的煙霧裊裊上升,松井忠三告訴自己,在「庫存歸零」的此刻,必須跟過去的無印良品說再見。



誕生於一九八○年的無印良品,原本是西友集團旗下的自有品牌。當時,日本重視以視覺強化品牌識別,並流行用外來語取名;然而,當時西友總裁堤清二對此很不以為然,因而提出「反品牌」的概念,並與田中一光等知名設計師討論之後,開創「無印良品」。



以生活型態提案商店(Life Style Store)為特色的無印良品,強調自然、簡單、環保、便宜,大受消費者歡迎。 一九八九年六月,無印良品脫離西友集團獨立經營,以「良品計劃」為公司名稱(「無印良品」則為品牌),並於一九九五年上市。從此,無印良品成為「SPA企業」(Speciality store retailer of Private label Apparel)的先驅,從商品企劃、研發、販售,全都一手包辦,並導入單品管理系統。



改革1:組織面脫下「感性經營」,外來部隊鐵腕改革



無印良品一向以「感性經營」著稱,無論產品特質與組織管理都「跟著感覺走」。然而,無印良品成也在此、敗也在此。為了迎接愈來愈激烈的競爭,無印良品必須「徹底脫皮」。



然而,無印良品多年來形成的企業文化,難以在短時間內改變,松井忠三決定運用外部的力量。二○○一年下半年,他聘請日本成衣大廠Uniqlo出身的大久保恆夫,以及三菱商事等企業的業務改革團隊,成立十人小組的「經營改革團隊」,以最基本的帳務系統與經營核心的產品開發為改革重點。



無印良品到了二十一世紀還是用手寫資料做帳,一份單據得層層蓋上八個章才能完成,相當煩瑣且無效率。改革之後,簡化為只要蓋三個章即可,此外採購人員的帳目也改用Excel製作統一規格,將各部門採購數字透明化。



店舖方面,採用POS(銷售時點系統),並將倉庫面積由原本佔賣場的二○%減少為一○%,並採取「庫存跟賣場結合」的開放式設計,增加商品的曝光率,也減少庫存壓力。



在商品開發方面,初期商品投入減為八成,三個星期之後做評估,銷售最佳的三成商品追加銷售,銷售不佳的後半段三成則採煞車。如今,商品種類從二○○四年的三千多種,兩年內增加到四千八百種,並且將領域延伸到家電產品。



改革2:產品面擴展經營範疇,商品力再強化



企業真正復活,不能只靠關閉分店來縮減開支,更重要的是「商品力的再強化」。現在的無印良品,已經不只是生活雜貨店,它將經營範疇更加擴展,廣為延伸產品的觸角。從「視覺」與「觸覺」為主的生活雜貨用品,延伸到「嗅覺」與「味覺」的花店、咖啡店與食品,甚至進一步將顧客從室內的店面帶到陽光綠地去露營。



此舉不僅大大拓展新的客源,對原本的老顧客也有從心裡「深化耕耘」的作用;在維持無印良品一貫品牌精神的前提下,無論對老顧客或新顧客而言,都會覺得「無印良品不一樣了」。



例如,強調健康、手工製作的餐飲「Meal MUJI」與咖啡店「Cafe MUJI」。另外,還開設花店「花良」(Flower MUJI),並結合行動通訊,讓顧客可用手機上網訂購,並在下單後十三小時內,即可產地直送。如果不知道該送什麼花給對方,只要輸入生日,無印良品的行動服務就能馬上提供「花提案」,以及相關配套商品的資訊(將花卉與生活雜貨結合的禮品)。 無印良品甚至更進一步從室內走到戶外,經營起「無印良品露營場」。以「保護自然」與「家族同樂」為訴求,在新瀉、岐阜、群馬等風光明媚的郊區都有設場。



此外,無印良品也強化跟其他知名企業的合作。前幾年,無印良品業績掉得最嚴重的是服飾商品。因為其他大賣場有更多款式、價格更便宜的選擇(例如有「日本佐丹奴」之稱的Uniqlo)。此外,還有所謂「畢業現象」,意思是,當時無印良品的顧客以二十多歲的年輕顧客為主,但這些顧客大學畢業之後,就會「另尋新歡」,轉而投向其他品牌的懷抱。為了拉高顧客年齡層,二○○二年六月,無印良品與日本知名設計師山本耀司合作,以強化服飾商品的設計力。



二○○一年四月,無印良品更大步跨界,與日產合作推出無印良品汽車「MUJI Car 1000」,限量一千台。除了機械部份是由日產的專業負責之外,整體設計都採取無印良品的概念,並結合無印良品顧客的意見整合設計而成,可說是一款由無印良品與顧客共同設計的車子。



從無印良品的產品開發到上市販售的流程,可以看出「商品力」的源頭如何發揮。在開發新產品時,無印良品會召開「商品戰略委員會」,除了一般員工之外,包括原研哉、深澤直人等知名設計師都會加入,以不同的觀點、視野與專業,共同激盪創意。尋求共識之後,會將這個創意試做出樣品,並舉行展示會,讓更多不同領域的人予以檢視並提出意見。



這個階段的重點是:創意可以天馬行空,但最後都必須符合無印良品的理念;即使是一項從未嘗試過之領域的產品(例如汽車),也要讓消費者一看就知道「這是無印良品做的」。



改革3:展店策略因時制宜,展店更具彈性



在展店策略方面,無印良品也有所改變。 無印良品在日本有一五三家直營店、一四五家通路,海外分店更擴及英、法、義、德、愛爾蘭、瑞典、挪威、香港、新加坡、台灣、韓國、中國,並成功打進競爭激烈的紐約現代藝術館陳列販售。然而,在赤字壓力下,無印良品開始瘦身,陸續關閉英、法的分店;今年一月,無印良品將歐洲分店統合為一個子公司。 除了瘦身,無印良品也進一步調整策略。



以往無印良品堅持「第一家店賺錢後才開第二家」的穩扎穩打策略,但市場競爭愈來愈激烈,這種做法已行不通,店舖太少,無法形成規模,難以跟對手抗衡。



當初,無印良品進軍歐洲,就嘗過這樣的苦。當時無印良品剛跨足海外,品牌知名度不足,加上堅持賺錢才能增加開新店舖,撐得很辛苦。如今,無印良品採取彈性展店策略。雖然「賺錢之後才開新分店」的原則不變,但會根據不同的市場情況而有所調整。



例如,無印良品在台灣開設分店,就不是根據「賺錢後才開新分店」的舊原則,而是根據商圈發展性與顧客屬性來做彈性展店策略。如今,無印良品在台灣北、中、南目前共有九家分店,是亞洲第一,在日本之外的歐美各國分店中僅次於英國,而且跟法國一樣多。



台灣展店的成功經驗,超乎無印良品的預期,也讓松井忠三發現,在日本市場「賺錢後才開新分店」的展店原則,其實有很大的彈性空間。 連續兩季獲利創新高 脫胎換骨後的無印良品,如今元氣十足。



截至去年八月中,無印良品已連續兩季創下獲利新高(超過一百四十億日圓),業績也在暌違七季之後終於達成兩位數的成長率。跟一九九九到二○○一年的低迷比起來,真可謂「V字形復活」。 企業經營切勿因一時挫折而喪志。無印良品曾風光上雲霄,也曾低迷墜谷底,但它找出自己的問題在哪裡,並在關鍵之處積極改革,終於起死回生,值得企業參考。

無印良品的行銷術:賣價值,不賣價格

天下雜誌 416期 2009/02

無印良品不打價格戰,家具商品甚至動輒上萬,為什麼能持續吸引消費者上門,在不景氣中營收、獲利雙雙成長?







「麻煩到這個櫃台,我幫您結帳。」今年過年期間,無印良品的員工不斷重複說這句話,盡量縮短拎著衣服、挑了櫃子的顧客等待的時間。消費人潮真的川流不息。



今年真是零售消費最長的寒冬,折扣滿天飛,也不見得能換得消費者的青睞。但是無印良品不一樣。同類型的家飾雜貨連鎖品牌早將價格降到七成以下,無印良品不但僅有少數不定期的單品折扣,而且動輒上萬的家具,營業額在過年期間甚至較去年成長三成。



二○○三年,統一流通次集團從日本引進衣飾與生活雜貨品牌無印良品。在台灣市場上,早有同類競爭者,一樣強調設計、價格更有彈性,而且無印良品除了幾款鋼製組合架(SUS)台灣製造,多數商品是由日本進口,成本較高、經營獲利壓力更大。但是無印良品穩定成長,現在台灣共十四家分店。儘管經濟不景氣,無印良品去年的營收仍較前年成長兩成,獲利還成長一成。



「重要的是價值,」無印良品總經理王文欣特別強調溝通產品價值,而不是宣傳價格,「不能只溝通價格,一定還有比你更便宜的東西。」


重視溝通價值,正是無印良品能逆勢成長的關鍵。

早上九點鐘一響,台北市東興路上統一超商大樓三樓的無印良品總部辦公室裡的二十四個員工,馬上從座位上站起來,每天的朝會時間到了。



體驗產品的內在價值



這一天輪到負責店內陳設設計的營運部視覺規劃專員喬劭瑜報告。喬劭瑜沒有帶電子檔案報告,而是像走伸展台一樣、捧著無印良品鋁製摩卡咖啡壺走到大家面前。



劭瑜發現,鋁製咖啡壺份量少、傳熱快,她早上洗臉前把咖啡壺放到瓦斯爐上,三分鐘洗完臉後,一人份的咖啡也剛好煮好,「滿屋子都是咖啡香,」喬劭瑜柔柔地說,每個同事好像也都感受到了那杯現煮咖啡帶給她的小小享受。鋁製咖啡壺不再只是冷冰冰的商品,正對了重品味年輕消費者的胃口。



這個生活化的例子,透過朝會,變成了辦公室裡每個員工的共同無印良品體驗,也進一步成為賣場銷售人員提供給顧客的說明,讓每個無印良品產品都有獨特的價值。



認同品牌從員工開始



溝通產品價值,看來理所當然,但是要做到,非常不容易。

台灣無印良品有超過五千種商品、每兩週就有新商品上架。小到一隻原子筆為什麼值四百元,大到和室椅為什麼適合台灣的公寓空間,要如何快速讓每個員工了解這麼多不同產品的價值、學會溝通價值的方法、甚至養成溝通價值的習慣?



還好,溝通正是王文欣最強的特質。王文欣在統一流通次集團擔任公關十四年,二○○七年升任為無印良品總經理,常常拿著無印良品黑色手提包,身上穿著無印良品最新服飾,本身就是無印良品的代言人。她上任總經理後,大力加強同事溝通價值的能力。



首先,她在固定的朝會中,增加輪流分享產品經驗,雖然只有短短十分鐘,但是不僅養成共同學習的習慣,還可以促進員工間腦力激盪,看到其他同事分享運用產品的創意,也會增加自己的創意,大家開始主動發掘產品的價值。



而且,不論是在賣場直接面對顧客的第一線銷售人員,還是在總部辦公室規劃的內勤人員,通通都要分享自己體會出的產品價值。因為在總部的內勤工作者也常常接到客服電話,到賣場指導門市人員佈置商品時,也可能碰到客人突然詢問。大家都了解產品價值、練習溝通,才能做到滴水不漏。

無印良品每個月社內特刊,更是跨地域學習平台,十四家門市基層員工會輪番介紹商品,有些分享是顧客反映給門市銷售人員的,讓無印良品發掘價值的角度拉得更廣,還有意想不到的驚喜。例如曾有消費者告訴店員,把生菜瀝乾的網盆,其實也很適合瀝乾蕎麥麵,是夏天在家裡吃日本涼麵的好幫手。



除了學習,台灣無印良品還自創門市人員「無印達人」競賽,這也是全球無印良品唯一的達人競賽,鼓勵員工發想產品使用新方法、報名比賽創意,像運動大會一樣,員工們踴躍又興奮,因為得獎的人可以獲得到日本總部學習參訪的機會。



去年,崇光門市員工在三層櫃的隔板上,加上可移動的滾軸,既有創意又實用,經過三輪競技脫穎而出,獲得到日本參加最新商品大展的機會。



精準鎖定顧客群,成功行銷



遠企購物中心店長羅中秀觀察購物中心內的無印良品員工發現,「無印良品的員工都對品牌感到很驕傲,很願意分享。」 



透過分享,不僅學習溝通價值,無印良品在組織內塑造以消費者觀點思考的環境,讓員工化身為顧客來了解產品,不斷挖掘產品價值,學習用顧客的語言,感動顧客。



不過,這樣的價值溝通方式,不適合大眾宣傳,無印良品精準鎖定二十五到三十五歲、注重生活品質的潛在消費者,深度溝通。



吸引喜愛設計年輕世代的新一代設計展,無印良品從○六年起每年都去參展,一次活動就接觸到十萬人。「這種分眾展覽可以跟年輕意見領袖溝通我們的設計精神,」王文欣說,這些人就算不是無印良品愛好者,也是潛在客戶,先從喜歡上單價較低的筆開始,認識商品設計理念,逐步成為忠誠顧客。



王文欣還自創連日本都沒有的服裝秀,每年春夏、秋冬兩次,建立意見領袖對無印良品設計理念的認識。去年底的秀展,無印良品首次以可回收的天然木質纖維製成的服飾,重量減輕二○%,保溫效果佳,強打「輕快的量感」概念。



當許多品牌走上拚價格的不歸路,無印良品強調價值的購物訴求,在消費力大幅下降時刻,不用折扣,靠的是深度、精準溝通,消費者還是願意買帳。

消費者怎麼看精準媒體?

Cheers 3期 2000/12
當傳統四大媒體在台灣新台幣1,000億的廣告市場中,占去46%的預算後,還有什麼媒體,能為廣告客戶帶來更大的投資報酬率?甚至跟傳統媒體一較高下搶生意?





有一種媒體,被分配到的廣告預算不多,也很少擔任整合行銷中的要角;但是總覺得不能沒有他。




  他就像是科學實驗中的催化劑,為複雜的行銷策略中加速化學效應;看似不起眼,卻又扮演著推波助瀾的角色。他只負責吸引特定族群的目光,為品牌加分,也幫助銷售成長。「他」就是精準媒體,總是悄悄出現在消費者的生活中,有時在捷運、有時在電梯口、有時在廁所,用各種意想不到的方式,替許多商品做宣傳。



  可惜的是,精準媒體的功能跟特色多如繁星,廣告客戶又對媒體效益存疑,導致精準媒體的廣告預算總是在電視廣告的考量下被犧牲。從《動腦》雜誌4月號的廣告量調查可以發現,2008年店頭、戶外交通的廣告總量一共減少了新台幣38.92億元,僅有手機行銷的廣告預算成長5%。在缺少預算的情況下,讓這些精準媒體就像是空有一身謀略,卻找不到伯樂賞識的策士一樣。



  一直致力於店頭行銷的立點效應媒體副董事長游永全就建議,與其不斷將電視廣告預算,投注在知名度已經很高的品牌,還不如撥出一部分預算,讓更精準的媒體來加強宣傳力道,對商品的實際銷售反而會帶來更大的幫助。



  《動腦》雜誌9月號針對台灣31家各種精準媒體服務公司進行調查,除了從消費者的生活型態切入,分析媒體特色與產業現況,也邀請7位每天在評估媒體廣告效益的行銷專家,為6種精準媒體逐一評分,給每一位做媒體選擇、決策運用的《動腦》讀者參考。



精準媒體 無所不在



  比起能影響到較多消費者的傳統媒體來說,精準媒體更重視廣告訊息是否會接觸到目標族群,及在關鍵時刻將購買慾望轉化為消費行為。凱絡媒體總經理朱詣璋指出,所謂的精準媒體,應該是一種相對性概念,在適當的時候,彌補傳統媒體的不足。他舉例,戶外廣告如果跟電視媒體比,能夠將廣告訊息傳遞給固定區域的人,精準性當然較高。



  因此就相對性來說,精準媒體可分為兩大類,一個是「戶外媒體」(OOH, Out of Home),另外一個則是手機媒體。戶外媒體涵蓋的範圍很廣,除了一般在街上看到的戶外看板、街道家具、車體廣告、交通電視、大樓媒體與店頭廣告等……其他如紙袋、酷卡、夜店、廁所等無法被歸類,卻又與消費者息息相關的媒體型態,都可以是精準媒體。



  另外一種精準媒體,是在台灣普及率高達113.3%的手機,主要透過簡訊、圖鈴或是加值服務,為廣告客戶增加更多與消費者互動的機會。簡訊王行銷總監魏正松樂觀的表示,與去年相比,「簡訊廣告」讓消費者接受的程度已大幅提升,各大品牌與政府機關,也願意將簡訊廣告編列為年度行銷預算費用。他認為,消費者已經漸漸習慣這種廣告的接收模式,現在只排斥與自己不相關或折扣太少的消息,十分有未來性。



消費者怎麼看精準媒體?



  這些精準媒體對自己提供的服務信心滿滿,都希望能爭取到廣告客戶更多的預算;不過,消費者又是怎麼看待這些精準媒體的呢?根據尼爾森在2008年針對1萬名2到65歲的台灣消費者,進行生活型態大調查來看,精準媒體在各方面的表現令人眼睛一亮,並不輸給傳統四大媒體,甚至還有過之而無不及。



品牌訊息的重要來源



  在媒體廣告對產品影響調查中,電視在打造品牌形象的效果最好,有45.2%的消費者透過電視初步認識品牌,難怪廣告客戶甘願將大部分預算放在電視媒體上,就算廣告檔次已經爆滿,也要逼媒體代理商想辦法擠進熱門時段。



  精準媒體也不遑多讓,隨著民眾在外的時間增加,分別有28.3%與24.4%的消費者,是經由戶外與店頭媒體得知品牌或產品的存在。



  貝立德媒體企劃副總盧炳勳就指出,戶外媒體是品牌形象建構重要的一環,如果廣告看板位置設在目標族群必經的場所,一個月接收廣告的次數甚至會比電視還多,久而久之消費者會對品牌有信賴感。游永全也觀察到,在店頭宣傳商品最有效的媒體,就是櫃台桌卡、海報以及廣告傳單,可以迅速讓消費者得知目前有什麼商品正在銷售。



  在增加產品注意力層面,戶外媒體更是表現突出,占有44.9%的比重,僅低於電視的47.6%。這是因為戶外廣告的大型創意,常讓經過的民眾忍不住停下腳步觀看,有時還吸引媒體報導,形成免費的公關效益。



幫助提升購買意願



  曾有人將消費者與品牌之間的關係,比喻成單身男女從認識到了解,再從熱戀到結婚的過程,而最後熱戀跟結婚的結果,也是廣告客戶最在意的部份──消費行為與品牌忠誠。畢竟沒有人希望砸了大筆預算在廣告上,產品的市占跟銷售卻毫無起色。



  從尼爾森的消費行為調查顯示,電視不再獨占鰲頭,在「增加重複購買意願」部份,就比店頭媒體還少2%,其他項目還與電視不分軒輊,這代表店頭媒體對消費者的購買行為有很大效果。盧炳勳分析,店頭媒體最大的貢獻,就是讓原本在家看電視的「閱聽人」,在通路上變成有購買行為的「消費者」。



  戶外媒體雖然對於消費行為上表現普通,不過在「提高初次購買意願」的項目上,要比報紙跟廣播媒體來得有效,有5.3%的消費者會因為戶外媒體而提高購買商品的意願。前線媒體的媒體研究副理楊忠勳就指出,戶外媒體可以適時提醒在家看過的廣告訊息,或最近有什麼促銷活動,有時對於消費行為也有一定程度的影響力。



手機行銷後勢看漲



  根據英國無線聯盟協會(UK Wireless Federation)的統計,2011年全球行動廣告量將高達150億美金,在台灣的手機使用情形又是如何呢?在2008年10月到2009年3月的尼爾森生活型態大調查中,在手機簡訊的處理方式中,有55.2%的消費者在收到簡訊時會馬上閱讀,也有12.4%會視簡訊類型,與發送人再決定該怎麼做,顯示手機的簡訊廣告大有可為。



  MAZDA台灣總代理行銷處長王文錕認為,由於許多消費者對於大量的簡訊廣告持負面觀感,所以手機在行銷策略上應該要提供消費者更大的誘因,才有機會發揮廣告效益。



  王文錕也提到,手機的多媒體特色運用在行銷策略裡會非常精彩,尤其是各種加值服務,在未來有可能會是互動性最好的媒體。不過,從2009年E-ICP東方消費者行銷資料庫顯示,最多人使用的仍是文字簡訊,再來則為來電答鈴,這可能與手機上網的費率太高有關,使得許多3G服務都還不普及。從年齡層分析,不管是手機文字還是影音服務,13到19歲消費者的接受度最高,以後可能會是手機行銷的主要消費群。在其他年齡的分布上,可以發現除了40到49歲以上幾乎不下載遊戲外,各種服務都還有一定的使用率,代表手機廣告形式未來還有很大的發展性。



搶生意 精準媒體要主動



  從上述統計看來,儘管這些精準媒體具有相當的前瞻性,但360數位媒體總監鄭乃榮則指出,即使現在有許多戶外媒體供廣告客戶選擇,但另一方面也增加了使用上的複雜度,導致客戶大多以公車廣告呈現,失去一個可以展現創意、製造話題的機會。他感嘆,國外有許多令人激賞的創意案例,相形之下台灣戶外廣告,甚至在今年的4A YAHOO!創意獎中缺席,顯示戶外廣告的比重及廣告創意就稍顯不足。



  康瑞行銷資深副總沈志勳認為,缺乏量化的數據呈現廣告效果,是精準媒體目前面臨的最大問題。



  楊忠勳也認為,不管是戶外廣告還是手機媒體,都需要有一個類似尼爾森的公正單位,建構出一個能夠提供廣告客戶參考的調查數據,甚至清楚描繪出消費者的輪廓,未來才有機會得到更多廣告預算。



  手機媒體在爭取廣告預算時,也遇到同樣的問題。魏正松指出,儘管手機行銷價錢公開又便宜,但有許多大品牌依然認為手機是屬於私人用品,還稱不上是媒體,因此獲利不高。另外,在提案比稿時,常有不知名廠商以低於成本的方式向廣告客戶報價。經調查後才發現,這些廠商收了錢卻沒有向電信業者下單,讓廣告客戶受騙損失,不僅破壞合理價格,也讓廣告主下單時多一層顧慮,為手機媒體產業造成深遠影響。



  朱詣璋建議,在廣告客戶的預算不斷減少之下,媒體組合會變得更單純,精準媒體就必須突顯自己的區隔性,向廣告客戶介紹媒體特色。紅標戶外媒體業務總監洪國榮也認為,主動去找客戶的目的,不是要搶媒體代理商的生意,而是要客戶認識這些新媒體。像他們經營的加油站廣告,就以每七天有160萬人接觸加油站廣告為賣點,告訴顧客有哪些好處。



  就像文章開頭所說的,這些精準媒體就像是催化劑一樣,單看沒什麼了不起,但引起的化學效應卻不容小覷。當所有品牌都把大量的廣告預算投注在電視時,最後的勝負,也許就決定在這精準媒體上。

註1:根據2009年E-ICP東方消費者行銷資料庫顯示,有52.6%20至29歲的人,在過去7天內看過公車車廂外廣告,甚至比其他年齡層高出4%以上。




註2:根據MEDIAWEEK統計,有15%的年輕人,對於戶外電子廣告看板有更高的注意力,尤其在酒吧、健身房、購物中心與電影院這些他們愛去的場所。



註3:精準媒體未來3趨勢

1.主動式行銷

  精準媒體不管是戶外還是手機廣告,愈來愈重視「主動式行銷」,藉此提高消費者廣告的涉入感,降低對廣告的厭惡程度。比如說,戶外廣告結合手機簡訊後,以優惠券的誘因,吸引消費者主動撥打「0800」免付費電話;或是在大樓媒體中放折價券,讓需要的消費者自行索取,對實際銷售更有幫助。



2.評估效益技術

  精準媒體最讓人質疑的地方,在於無法有效測量媒體效果,以及消費族群的特徵。不過,戶外媒體除了與手機技術結合,藉此計算回收率以外,電子互動技術的進步,讓廣告看板開始有精準測量廣告效益的可能。像前線媒體2009年就引入「人臉辨識技術」,將數位看板廣告加入收視量測系統,計算瀏覽人次與時間,甚至還有性別辨識功能,可作為市場行銷策略的分析數據。



3.整合性服務

  目前不僅廣告公司、媒體代理商以及公關公司能提供360度服務,精準媒體也漸漸朝向整合性服務的趨勢。像大樓媒體已開始爭取比較高的預算,配合活動行銷,在電梯旁擺攤、提供產品試用,或請展場女郎站台造勢,為品牌增加更高的曝光機會。分眾傳媒行銷副總翁祖鵬也坦承,儘管辦活動離他們的專業有一段距離;不過,他們希望累積更多的活動經驗,有機會搶活動公司,或公關公司的生意,增加更多元的收入。

企業如何學習改變?

Cheers 3期 2000/12
變,是新經濟時代不變的特徵,因應變化,每個人都需要變革。不斷創新,不只是幫助企業的運作更快、更好、更省錢,而是打造一個能夠面對環境變動的「創新團隊」。10項戰術,建立一個「改革先鋒隊」,讓你的部門充滿新點子和新思維!



聰明的工作,聰明的學習,是所有新經濟時代的工作者,面對快速翻新的環境時,共同的期望。因為,唯有學習和變革可以維持優勢、因應改變。


「改革先鋒隊」和「可口可樂學習聯盟」的經驗,從實務出發,為你解答所有學習與變革的疑惑,讓你和你的組織,快速學習、避免犯錯。

「改革先鋒隊」教你有效管理組織中一觸即發的張力;面對保守勢力掣肘,什麼時候該運用鐵腕手段?如何運用新科技工具加溫,讓改革的情勢水到渠成?「可口可樂學習聯盟」發現,大多數企業的組織架構,不利學習性組織的建立;學習的過程中,領導者的決策和領導風格是重要關鍵;學習的動機沒有釐清,不可能得到預期的成果。

《企業改革的10項新鮮戰術》和《企業年輕的10帖實用秘方》,讓你和你的公司,在快速變遷的世界中,聰明學習,聰明改變。

給我改變,其餘免談:企業改革的10項新鮮戰術

變,是新經濟時代不變的特徵,因應變化,企業需要變革。由美國前任勞工部長瑞區(Robert B. Reich)提出的「改革先鋒隊」,讓企業改頭換面,從根本打造一個全新的體制。10項戰術,幫你建立一個「改革先鋒隊」!讓你的企業充滿新點子和新思維。

網路的出現改變了一切,商業運作模式被重新定義,舊經濟的遊戲規則被重新改寫。現在是新經濟時代,而新經濟的特徵就是變化,每一件事,每一種思維,每一個策略,都在持續變化中,甚至連「改變」本身,都在改變。在這個時代,你需要「改革先鋒隊」來面對環境急遽改變的挑戰。

「改革先鋒隊」(Change Insurgent)是一個新的概念。他們並不是要幫企業的運作更快、更好、更省錢,而是從根本去打造一個能夠面對環境變動的企業體制。

因此,「改革先鋒隊」的目標不是業績的成長,而是養成企業面對變化的靈敏度;「改革先鋒隊」注重的不是如何幫企業減少支出,而是將整個企業網路化;「改革先鋒隊」不強調階級頭銜,而是讓有好點子、新思維的人能一起參與,讓企業到充滿改革的能量。

「改革先鋒隊」必然會遭遇不少障礙和挑戰,想要扮演「改革先鋒隊」?底下10項法則,不可不讀。



1. 時時為組織注入新血

激烈的商場競爭,迫使每家企業都要定期補充新血,讓新的想法、新的點子、新的思維可以源源不絕湧出。當整個新經濟體制激盪著人才和創意的頻繁交流,不論在一個團隊或是一個部門,老鳥和新人很容易擦出火花,而「改革先鋒隊」就會著手管理這些一觸即發的張力。

當一個組織存在太多的張力,企業會癱瘓而一事無成,但是如果毫無張力,整個組織運作就會陷入停滯。這樣的組織容易養成員工的惰性,他們如果不是跳槽到其他的組織,就是對組織事不關己。「改革先鋒隊」管理企業新血的補充,並掌握新人和舊人間的張力,有助於維持一個充滿活動力、參與性的組織。



2. 尋找、雇用、晉升那些讓你和組織不舒服的人

「改革先鋒隊」有義務去雇用那些讓自己不舒服的人。如果企業引進新血,只是從同樣的地方找來相同思維的新人,那不叫作新血。真正的新血來自不同領域、背景和世代,他們能夠對企業現狀造成騷動,並且質疑許多一成不變的成事作風。如果企業內已經充斥著太多的企管碩士,試著找來人文科系的人才、網站管理人或是外交策略的專家,讓不同的聲音在企業中激盪,讓會議不再是一言堂。

這些新血在企業內扮演著「推手」的角色,有助於推動企業的改革和創新。



3. 別讓「關係部門」為保護傘

舊經濟體制下,一切講求穩定和可靠,於是出現了許多職位與「關係」有關。比方說,如果有客戶不滿、要求更高品質的服務時,就由「客戶關係部門」來處理。如果企業涉及任何敏感的議題,引發媒體的關切,就交由「公共關係部門」來處理。這類型的「關係部門」目的在保護企業,避免直接面對挑戰和衝擊。

結果這些「關係部門」也稀釋、淡化、壓抑了企業蛻變的可能性。這時候「改革先鋒隊」除了說服這些「關係部門」修正他們的運作模式,還可以運用電子郵件、內部網路、外部網路等科技工具,讓抱怨、建議和不同的意見,在公司內部有對話的空間。



4. 替企業的改革加溫

在企業內部推動改革,需要運用策略。客戶的抱怨、競爭者的威脅和壞消息,當然會造成壓力,讓組織尋求改革之道,但是如果下藥太猛,可能造成整個組織的瓦解。

「改革先鋒隊」應該要逐漸加溫的方式,讓改革的情勢水到渠成。新科技工具會是很好的加溫器。比方說,透過電子郵件,客戶的抱怨會被流傳;或是透過錄影帶的紀錄,可以檢視客戶對產品、服務的反應;或是分析競爭對手的網站,找出對方的優勢何在。這些手段只是為了讓企業內部正視問題,感受真實環境的壓力。

另外一個加溫的方法就是讓企業內部人員彼此緊密互動。eWork Exchange的總裁和執行長漢斯˙布寇(Hans Bukow)就特意安排午餐約會,讓不同部門的人有認識對方的機會,比方說,讓業務副總裁和程式工程師一起共進午餐。

這樣的午餐約會激盪出戲劇化的改革效應嗎?布寇承認沒有,但是他的確讓不同部門的人員交換想法和心得,同時更進一步認識彼此,這無形中就達成所謂的加溫效應。



5. 找技術人員和業務員加入「改革先鋒隊」

「改革先鋒隊」需要找夥伴,而最好的夥伴,來自研究室裡的技術人員和業務員。為什麼這兩種人會是最佳的夥伴?因為他們是站在整體大環境變遷的最前線,技術人員知道科技發展的迅速;業務員知道市場競爭的變化,他們最直接面對來自客戶的要求、抱怨、建議,他們對於未來的發展最有概念。

如何把他們納入「改革先鋒隊」陣營中?雷蒙˙連在甲骨文的作法很值得參考。連恩會和公司的頂級客戶頻繁見面,傾聽客戶的心聲,然後告知他底下的業務員,他們有多重要。連恩喜歡和客戶接觸,有一季他甚至只在辦公室待了一天,其他的時間都在和客戶見面。



6. 溫和對待保守人士

每一個組織都存在保守人士,他們對於改革感到不舒服,或是認為改革對他們而言,是一種威脅,或是乾脆視而不見。溫和的對待,應該是「改革先鋒隊」最好的策略。因此「改革先鋒隊」最好不要好大喜功,寄望在一次的行動中,完成所有的改革,如果時間足夠,更應該建立緩和的步調,讓組織內的保守份子能夠慢慢適應。

35歲的羅斯˙皮爾(Russ Pillar)是CBS網路集團的執行長,提出值得「改革先鋒隊」深思的觀點,他認為很多人看待企業改革,就如同收到一封用大寫字體書寫的電子郵件,閱讀起來很困難,但是內容其實換湯不換藥。皮爾表示,「有時身處在一個需要急遽改革的情境,看起來像是需要大刀闊斧去重新改造,冷靜下來,其實你只需要調整幾個關鍵的部份。」



7. 鐵腕手段

對於保守人士,「改革先鋒隊」有時需要安撫,有時需要說服,有時要清楚地攤牌:遊戲規則已經改變,不然只好採取鐵腕手段了。

鐵腕策略代表著不同勢力的角力戰。41歲的雅克˙溫納勃(Jake Winebaum)曾經擔任狄士尼全球網路集團的主席。當時他負責把企業中包括ABC新聞和ESPN等30多個部門,全部網路化。他發現要讓傳統產業中的高階人士去擁抱網路是很大的挑戰,反對的聲浪很快傳出,溫伯納最後只好爭取執行長的支持,透過最高層的施壓來推行網路化的任務。



8. 新時代要新的評估標準

「改革先鋒隊」常常面臨的挑戰是如何改變企業內部衡量價值的標準。如果企業仍然用過去的標準來認定優勝劣敗,新的思維和想法將無法在企業中發芽生根。

解決之道是採取一種所謂的雙簧策略。「改革先鋒隊」一方面要懂得舊經濟時代的遊戲規則和語言,方便和舊思維人士對話。另一方面,「改革先鋒隊」必須根據新經濟的特質,發展出新的評估策略和標準,作為雙方對話的依據。



9. 立刻行動

52歲的伊娜˙卡登(Ina Garten)曾經在美國白宮管理和預算部門負責核能政策,長達4年,當她感覺工作不再帶給她任何成就感時,她毅然求去,成為紐約一家食物販賣店的店長,甚至還出版了一本食譜。

每當卡登嘗試一種賣場佈置的風格,她只需要立刻動手去執行。如果她想移動起司,她就去移動起司,而且可以馬上看到移動起司導致的後果。這樣的態度可以應用到「改革先鋒隊」身上,他們可以迅速決定、立即行動,從行動產生的效應中,再去推動更多的改變。

新經濟強調的就是速度和革新,「改革先鋒隊」的工作就是推動企業內的速度和革新,最好的方式就是立刻行動。



10. 該離開的時候就離開

「改革先鋒隊」必須在一開始給自己做好心理建設,瞭解這是一種高風險、高報酬的任務。如果你成功了,當然會自己爭取到信譽和肯定,但是有時候,成功也意謂著這些「改革先鋒隊」該功成身退了,所以這些「改革先鋒隊」該學的最後一課,就是懂得在該離開的時候離開。

33歲的尼克˙古德(Nick Gould)原本是一家網路策略和商務公司「校方」(Scholastic Inc.)的副總裁,今年5月,他投入紐約一家商業諮詢公司 「觸媒集團」(Catalyst Group Inc.),擔任執行長。他的舊東家如今是他新公司的客戶。

古德以親身經驗說明,如果你要幫助一家企業改革,不一定要從內部著手,有時候從外部使力,可能是一種更好的方式。因為要在內部推動改革,「改革先鋒隊」要找到足夠志同道合的夥伴,否則,很快就會陷入苦戰。

古德表示,「對我而言,在組織外部提供改革的能量,是最好的方式,而且我不必受限於這個企業內部的規則和政策。因此我選擇當這個企業的諮詢者,而非員工。」

雖然新經濟體制強調改變,而你也是個聰明而認真的「改革先鋒隊」,但是有時候企業就是不能改革、不願改革、不會改革,甚至認為改革是沒有必要的。這時候你不如參與另一家有改革魄力的企業,或是召集其他的「改革先鋒隊」,一起出來打拼。

這是一個事事在變化,時時需要改革的時代,願意改變,你就有希望。

Facebook的塗鴉牆、社團與粉絲專頁懶人包

天下雜誌  Web Only

我相信國內許多人開始認識Facebook是從它裡頭的一個熱門遊戲-『開心農場』開始的。尤以許多上班族們,無不利用工作空檔的休息時間,上去體驗當農夫的感覺,種種菜、採採果。






亦因為Facebook網路遊戲深受國內使用者之喜愛,因此,根據八月份的Google Trends for Websites流量趨勢報告指出,Facebook在台灣的流量已逼近每日四十萬人次。領先國內知名的微網誌網站Plurk(噗浪)以及部落格服務網站PIXNET(痞客邦)。



或許,在許多人的認知中,因為Facebook在國內是以網路遊戲一炮而紅,因此,即使它在國外已是最大的社交網站,但是,它的社交功能(諸如塗鴉牆、社團以及粉絲專頁)在國內仍無法領先微網誌網站Plurk(噗浪)。實然,個人認為Facebook在台灣市場的發展目前僅是開端,我相信它的後勢相當可期,尤以,當大量的網路使用者因為Facebook網路遊戲而激勵他們去申請帳號、甚至持續使用時,在某種層面來說,亦是潛在地觸動這些使用者在未來使用他們的社交功能。



更進一步地說,Facebook的社交功能是Facebook的主軸與核心,是故,無論在成熟度以及開發經驗來說,皆有相當好的水準。因此,個人預期未來當Facebook在台灣的會員數衝破四百萬大關之時,除了網路遊戲之外,連帶地也有可能會帶動Facebook塗鴉牆、社團以及粉絲專頁在台灣的極速發展。 因此,對於有心在網路上建構社群的朋友們來說,除了Plurk(噗浪)之外,您更需要花更大的精力來關注Facebook。



在此,我將透過這篇文章,簡略地介紹一下Facebook塗鴉牆、社團以及粉絲專頁;期許透過這篇文章的介紹,能讓你更進一步地暸解這些功能所能發揮之效益,進而開始嘗試性地去使用,來幫助您個人、企業或組織在網路上的社群經營與拓展。



塗鴉牆



其實塗鴉牆最初的功能是顯示使用者在使用Facebook時的各種動態消息,好比你跟誰交了朋友,上傳了什麼相片等…。不過,自Twitter微網誌在美國爆紅之後,Facebook便不斷地將塗鴉牆做改良與變革,轉變成類似微網誌的功能,來面對Twitter的來勢洶洶。



目前的塗鴉牆不僅有如同Plurk(噗浪)般的討論串機制之外,更能讓使用者用很簡單地方式,來分享相片、連結、影音或者活動,這部份個人覺得它們做的相當完整而且好用。同時,它除了可以顯示使用者本身的訊息之外,只要該使用者設定好權限,連同他的朋友也可以發訊息(非討論留言而已)在此塗鴉牆之中,此機制是一般微網誌所不具備的。



更重要的是,塗鴉牆功能不僅在個人檔案頁面中擁有,當您建立了粉絲專頁後,一樣會具有一個粉絲專頁專用的塗鴉牆功能。因此,它已成為了Facebook當中,相當重要且實用的殺手級功能。



社團



如果說塗鴉牆像是微網誌的話,社團就是類似Yahoo!奇摩的家族功能。雖說,在個人檔案頁面以及粉絲專頁都具有它所具備的討論區、相片、連結、影音分享等功能。不過,由於,它的焦點放在社團,因此,它更具有相當齊全的成員權限管理功能。簡單地說,個人檔案頁面與粉絲專頁皆僅能由個人做管理,但社團可以有多位的管理者。



是然,相較於個人檔案頁面與粉絲專頁來說,社團有一個缺點,那就是不能自訂專屬網址。但是,社團卻只能使用原來的網址格式。此點,是許多個人或企業不太喜歡使用社團的主因,但我相信Facebook未來應該會有所改善才是。



粉絲專頁



由於,Facebook過往有個國人難以接受的特性,那就是封閉性。簡而言之,要使用Facebook皆需要進行登入的手續。雖說此舉將有助於個人隱私權的保障,然而,對於比較不想操作註冊與登入手續的國內輕度使用者來說,卻是一個極度不方便的障礙。



因此,粉絲專頁的出現,的確解決了此方面的問題。因為,在粉絲專頁中的所有內容皆是如同部落格般公開化。因此,即使不是Facebook的用戶,亦可以直接連結閱讀該粉絲專頁的內容。更重要的是,因為公開化之故,所以,連同搜尋引擎亦可以搜尋到該粉絲專頁的內容。



更進一步地說,粉絲專頁的功能大致上與個人檔案頁面一樣。但有一個最重大的差異,那就是Facebook所有使用者都可以在不經過該頁面主人的同意之下,加入其粉絲團之中。但是,個人檔案頁面則是以審核制的朋友概念出發,因此,每交一個朋友都需要對方同意才能成立。



我個人相當建議每一個企業都能在Facebook上建立一個粉絲專頁,因為它可以在Facebook的社群基礎之上,擴大企業的網路社群規模,同時,也能吸納非Facebook的一般網友注意。是一個兩全其美的好管道。



最後,我再稍微歸納一下上述的概念。當你建立Facebook之後,您會有一個個人檔案頁面,其具有塗鴉牆功能。



假若你需要多人管理的家族功能,您可以使用社團功能,但社團並不具備塗鴉牆功能。 另外,當你需要一個讓人免登入Facebook就能閱讀的頁面,就可以建立一個粉絲專頁,它與個人檔案頁面一樣,具備有塗鴉牆功能。

2009年9月14日 星期一

什麼是免費

免費!揭開零定價的祕密   2009.09.14

「免費」可以指很多事情,而且其中意涵一直不斷演進。

這個字眼讓人起疑,但它捕捉注意力的能耐卻是無與倫比。它絕對不是字面上看到的那麼簡單,但也是最自然的交易。如果我們現在想要根據「免費」的想法建立一個經濟體,首先應該了解它是什麼,以及如何運作。

先談定義。在拉丁語系,例如法語、西班牙語和義大利語,「free」一字比較沒有那麼複雜難解,因為它不是單單一個字,而是包含兩個字,一個源自拉丁語liber(「freedom」,「自由」之意),另一個來自拉丁語gratis(從gratiis〔感謝〕縮略而成,也有「不需回禮」或者零定價的意思)。比方說,西班牙語中,libre具有正面意義(言論自由等),而gratis常被懷疑是一種行銷手段。

但在英語中,這兩個字義藏在同一個單字裡。這有它行銷上的優勢:正面的「自由」含意,降低了我們對銷售手法的防衛之心。不過,模稜兩可也容易引起誤會(這是為什麼英語世界有時要用gratis來強調某種東西真的免費)。

開放源軟體世界既自由(鼓勵使用和再使用)又免費(不收費),區分兩者的方式大致如下:「免費啤酒相對於言論自由」。(難免有些過度聰明的人認為,玩弄這個模糊地帶相當有趣,於是打著有福同享的旗子,發行啤酒食譜,然後在軟體研討會上收錢販賣做好的產品。典型的美式阿宅作風!)

那麼,我們怎麼最後只用一個單字,而且選上「free」這個字?叫人驚訝的是,它與「friend」(朋友)來自同樣的古英語字源。語源學家哈伯(Douglas Harper)說:

(兩者都)來自古英語freon、freogan「使自由、愛」。

最初的意義似乎是「被愛、友誼、去愛」;在某些語言中(特別是日耳曼語和凱爾特語),則發展出「自由」的意思,或許是因為「被愛」或者「朋友」被用於部族裡的自由成員(相對於奴隸而言)。

到了1585年出現「不收費而給予」的意思,是從「不需要成本」的概念而來。

因此,「free」是來自freedom的社會概念,代表不受奴役,或不需成本。

這裡談的是「成本」的意義:例如免費啤酒,甚至是免費的午餐。

 

形形色色的免費

即使是商業意義的「免費」,意思—和商業模式—也很廣。有時「免費」不是真的免費。「買一送一」只是兩個半價的另一種說法。「內附贈品」的意思,其實是指整個產品售價已加計贈品成本。「免運費」通常意指運送成本已經加進產品的價格。

有時,免費當然是真的免費,但這不算是新的經濟模式—「免費樣品」只是行銷手法,意在引介某種產品,激起消費者心中的一絲絲虧欠感,也許能夠促使他們去買照原價出售的商品。「免費試用」可能真的免費,卻限制時間,而且除非付費,否則可能很難停止試用。加油站的「免費打氣」,經濟學家稱之為「附帶產品」(complementary good)—提供這種免費產品(自己為輪胎打氣)的目的,是要消費者注意到付費產品(加油站賣的口香糖、汽油等各種東西)。

然後,還有靠廣告贊助的媒體產業,從免費接收的無線廣播和電視,到大部分的網站都是。靠廣告贊助免費內容,這種商業模式可以追溯到一個多世紀前—由第三人(廣告主)負擔費用,第二人(消費者)就能免費取得內容。

最後,有時免費真的是免費,而且確實是一種新模式。這一類免費,大多出現在網路上,邊際成本接近零的數位經濟在這裡發揮影響力。大部分使用者利用相片分享服務網站Flickr,真的不必花錢(Flickr甚至不放廣告)。Google提供的大部分服務同樣也免費、不登廣告,就算是循媒體廣告模式,也是換個方法套在軟體和服務(如Gmail),而不是用在內容。然後,又有維基百科和部落格空間等令人稱奇的「禮物經濟」(gift economy),背後的驅力都不是為了錢,而是出於維護名聲、引人注意、表現自我等動機。

所有這些,可以分成四大類「免費」,其中兩類是舊的,但仍在不停進化,另兩類則隨著數位經濟而興起。進一步探討之前,先回頭談談所有的「免費」形式,其實是同一件事的變形:把錢從一種產品移轉到另一種產品,從一個人移轉到另一個人,從現在移轉到以後,或者先進入非金錢市場,之後再回來。經濟學家把這些稱作「交叉補貼」(cross-subsidy)。

單一費率的迷惑力

左右決策的迷惑力   2009.09.14


帕特勒的研究揭開了經濟學家多年來一直無法解決的謎團:沒有任何邏輯上的理由,一般人對可能的損失就是會反應過度。

這個原則對於瞭解范讚騰機長的行為非常關鍵。但在回到泰納萊夫機場和那場航空意外之前,我們必須先看看「迴避損失」在我們自己的決策行為上如何運作。

想想當我們要申請一支新電話時需要做的簡單決定吧。努力看完電話公司的電子目錄之後,我們必須做個決定:我們可以選擇「按使用時間計費」的方式,或選擇「每月單一費率」,讓我們可以講到天荒地老、海枯石爛。一般狀況下,「按使用時間」應該是對使用者比較有利的選擇,因為大多數人每個月講電話的時間,很少會高過單一費率的金額。

但這個時候,「迴避損失」的心理開始發動,我們開始想像自己會像青少年一樣,每天抓著電話狂講到三更半夜。對鉅額帳單的恐懼浮上心頭,因此我們決定選擇無限暢談的計價方式,「以防萬一」。

經濟學家或許會罵我們做出這麼笨的決定。但在決定計價方案時,我們卻會願意做一點犧牲,以避免任何可能的損失。

美國線上(AOL)卻在這個現象上慘跌一大跤。在按使用時間向客戶收取網路電話費多年之後,美國線上決定推出「單一費率」方案。結果簡直驚人——但可不是你想像的那樣。依美國線上執行長的說法,單一費率方案的達成率「真的太高了」。新客戶蜂擁而至,美國線上的伺服器連續三個月大塞車。因為,和電話公司的客戶一樣,網際網路的使用者也想避免「按使用時間付費」可能發生的損失。

要買個保險?

事實上,「損失」這個字眼本身就會在我們身上引起強烈反應。有些企業,像艾維斯(Avis)和赫茲(Hertz)租車公司,原本面對了所販售的產品既沒有用,而且價格又過高的挑戰,卻因為這種心理因素而大發利市。當我們租用車輛時,如果發生任何問題,我們的信用卡以及自用車的保險都會自動為我們提供保障。但是租車公司會建議我們另買額外的保險,這樣不僅重覆、浪費,而且每年平均還會為租車人增加高達五千美元的支出。正常狀況下,我們會斷然拒絕這種虛擲金錢的行為。但是,當櫃臺後面的租車業務員正要把看來簇新的福特釷星(Ford Taurus)車鑰匙交給你的那一刻,他忽然問你是不是要買個「車輛損失險」?

當我們聽到這幾個字,我們腦中忽然嗡嗡作響——「萬一」,我運氣不好把車撞爛了怎麼辦?「萬一」,我的信用卡公司不肯負責理賠怎麼辦?正常情況下,我們是不可能付出超高的保費,只為了防止「萬一」的「萬一」。「損失」的威脅讓我們有了不同的考慮。

跳遠來看,超市的雞蛋消費者、一般申裝電話的人、網際網路客戶,還有租用車輛的人,竟然與范讚騰機長的行為模式有驚人的類似之處。范讚騰機長想要避免的損失是強制休息時間會帶來的所有問題:旅客的旅館費、班機延誤的後勤連鎖反應,還有,他一向準時的名聲將出現瑕疵。

范讚騰想要避開誤點的想法一開始其實微不足道。最早,他只是想把旅客留在飛機上以節省時間。但隨著延誤的時間一再拖長,潛在的損失似乎愈來愈大。後來,在機場過夜的可能性升高。由於范讚騰把全副注意力都集中在避免這個情況發生,於是他開始忽略所有其他應該考慮的事,包括他的常識判斷以及多年的訓練。

當然,申請電話服務和造成一場空難之間有很大的差別。浪費幾塊錢是一回事,在沒有塔台許可之下起飛又是另一回事。我們一定會覺得,在幾百條性命都掌握在他手上的情形下,范讚騰一定會比正常情況下更謹慎、做任何決定一定會更小心翼翼。這就牽涉到我們發現的第二條線索。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教授艾瑞克.強生對我們解釋:潛在損失對我們的意義愈重大,我們迴避損失的傾向也就愈強烈。也就是說,潛在的損失愈嚴重,我們就愈容易掉進非理性的陷阱。